批判不得的中國資本主義

A+A-
2011 年,安徽省一名居民在暴雨後的積水中洗腳。 圖片來源:In Pictures Ltd./Corbis via Getty Images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數年前出版著作「21 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批判歐美資本主義造成貧富懸殊,在中國一紙風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甚至引此為官方意識形態護航。但成為學術明星的皮凱提,去年出版續作「資本與意識形態」(Capital and Ideology)卻備受冷待,中國出版計劃更加觸礁,全因新書的批判焦點,從歐美轉移到中國資本主義的不平等問題。

前作「21 世紀資本論」於 2013 年以法文出版,中文及英文翻譯版本分別在翌年面世。作品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整理歐美 20 國的 200 多年數據,分析資本主義如何造成財富不均,認為富裕階層的財富累積速度,遠超普遍百姓工作收入增長,以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當時此書在中國頗受矚目,也引起不少討論。習近平甚至曾在 2016 年的工作座談會上,特別引用書中見解,讚揚書中引用翔實數據,證明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平等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認為皮凱提從財富分配進行分析的方法值得深思。

皮凱提新書「資本與意識形態」的英文版封面。

然而,皮凱提新作「資本與意識形態」所得待遇卻截然不同。網上媒體 Quartz 報道,皮凱提新書以前作為基礎,把矛頭指向印度、巴西、俄羅斯及中國的不平等現象,在中國翻譯出版時,中信出版集團要求刪走幾乎所有批判中國的部分。英國「衛報」轉述皮凱提說法,他在 6 月接到中信要求刪減的部分,相當於法文版共 10 頁內容,到 8 月時審查部分進一步擴大,皮凱提拒絕從命,以致新書在中國的出版計劃被迫叫停。

共產災難引發的超級資本主義

在中國的章節中,皮凱提透過去年參與的研究計劃,整合了中國的稅務、調查及官方統計數據,推斷中國不平等問題如何在 1978 至 2015 年間加劇。結果顯示,中國最富有 10% 人口所佔全國收入份額,由 1970 年代末的 27% 飆升至 2015 年的 41%,與美國的不平等現狀相當。

皮凱提又認為,類似中國的後共產主義社會,如今都相繼變成了「超級資本主義最堅實盟友」(hypercapitalism’s staunchest allies),相信是「史太林主義和毛澤東主義災難」直接造成的結果;他甚至形容「共產主義災難之慘烈」,早就蓋過了「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所造成的破壞。如此直接抨擊中共意識形態的段落,當然也被出版商要求刪除。對於中文版出版計劃泡湯,皮凱提在 Twitter 上表示:「很可惜,習近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迴避了公開討論。」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另外,皮凱提也在書中抱怨,中國甚少公開透明的國家數據,令研究困難重重,譬如缺乏所得稅的詳細數據,以致無法準確掌握中國的財富分配方式。2006 年政府下令高收入人士提交特別聲明,但公開的數據非常粗疏,更在 2011 年停止發佈資料。皮凱提只能夠靠整合地區數據進行研究,但內容大多不合規格,前後不一又相當零碎。

收入數據欠奉之餘,累積財富資料同樣不透明。由於中國未有實施遺產稅,因此財富集中程度變得難以稽查。皮凱提不無諷刺地指出:「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宣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居然作出如此選擇(不立遺產稅),實在是自相矛盾。」皮凱提認為這種政策傾向,令中國成為億萬富翁的天堂,他們不用付出任何代價,便可以把財富世襲給下一代。

在武漢肺炎肆虐期間,農民工成為最易染疫的一群,令城鄉差異等社會不平等問題變得更加尖銳,皮凱提新作無疑對準要害,也注定難以順利出版。在後武肺時代的中國,書籍審查似乎有惡化傾向,譬如教育部最近要求中小學清理圖書館書籍,過去數十年未被禁的 George Orwell 反極權名著「一九八四」(1984)及「動物農莊」(Animal Farm),便分別遭到查封。

當然,「資本與意識形態」在台灣的出版計劃不會受影響,但皮凱提亦期望此書能夠在香港面世。他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假如他們連這本書都要害怕,那麼他們要如何對付香港的示威者,甚或是北京或上海的示威者?因為有朝一日,這終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