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大型裁員潮的歷史

A+A-
2009 年,豐田汽車決定關閉位於佛利蒙的廠房,近 4,700 員工將會被遣散,將連帶影響超過 18,800 個職位及 1,100 間相關公司。服務業職工國際聯盟(SEIU)到當時位於托倫斯的豐田汽車美國總部抗議。 圖片來源:David McNew/Getty Images

武漢肺炎令百業蕭條,特別打擊跨國航運活動。10 月 21 日,航空業巨頭國泰航空,便決定削減全球 8,500 個職位,包括在香港裁員 5,300 人。這次國泰裁員被指是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直接把本地失業率推高 0.1%。每當面臨經濟危機,社會就很容易爆發大型裁員潮,但「石英財經網」就考究,其實大型裁員潮是現代的產物。

自 20 世紀早期,美國已成為了全球最大經濟體,可也同樣是裁員大國。例如 2018 年,威訊無線(Verizon)一口氣炒掉 4.4 萬名員工,同年玩具反斗城也解僱了 3.1 萬人。全球史上最大的裁員紀錄,則由美國科技龍頭 IBM 在 1993 年創下,該公司裁減足足 6 萬個職位。而彭博新聞就預計,武漢肺炎危機可能令美國多間航空公司,削減近 5 萬個職位。

然而,這些裁員新聞,可能過幾天就失去主流傳媒關注。更甚是,傳媒很多時把裁員視為大企業的策略調整,又或者是經營不善的警號,而忽略了裁員對員工的影響。對員工而言,失去工作可能是一場改變人生的災難,他們會無法支付日常開支,因而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而且失業時間愈長,他們就愈難找工作,嚴重打亂職場規劃。

資深勞工記者 Louis Uchitelle 著有 The Disposable American 一書,考究裁員潮的歷史。在書中,他指出在 1970 年代前的美國,以及現今一些歐洲國家,都沒有裁員潮,就業保障才是常態。在 1890 年代到 1970 年代,美國人認為大型裁員是企業失敗的表現,亦是不能接受的商業行為。那時很多人期望幾乎一生只打一份工。可是短短幾十年後,很多美國人卻以為裁員是環球經濟無可避免的一環。

從前,美國人認為政府有責任保障全面就業,包括當經濟不景氣時,以聯邦開支推動基建,促進就業。在二戰後,這種思想開始淡卻,但美國經濟表現始終強勁,而且工會強大,又有各種條約保障航運、銀行、貨運、電訊,鐵路和公用事業的工人。

卡特就任總統後,開始進行市場改革,對各行各業放寬管制,以鼓勵競爭和降低市場價格。

自此,美國的企業生態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Uchitelle 指,愈來愈多企業透過併購來提高利潤,同時削減一些盈利較低的項目,過程中大量職位被裁減。到了列根年代,1981 年的航空管制員大罷工,政府以極為強硬手段,解僱了一萬名參加非法罷工的聯邦空中交通管制人員,事件被認為是美國工人史的轉捩點,削弱工運力量。

80 年代初,時任美國通用電氣行政總裁威爾許(Jack Welch),就開始把大型裁員包裝為保持企業競爭力的手段。1980 年到 1985 年間,約有 11.8 萬名通用電氣員工被裁汰,威爾許也因而獲得「中子彈傑克」(Neutron Jack)的稱號。到 90 年代初,美國出現了多名裁員不眨眼的企業家,例如 AT&T 行政總裁艾倫(Robert Allen),還有被時代雜誌評為十大最差僱主的杜萊帕(Al Dunlap)。

到了 90 年代中後期,在「紐約時報」和「新聞週刊」等媒體的努力監督下,很多僱主變得較收歛,不再形容裁員是保持競爭力的行為,而是包裝成萬不得已的痛苦抉擇,裁員只是為了拯救更多的人。例如,杜萊帕就對「新聞週刊」講過:「若果我不解僱部分人,整間公司只會往下沉,最後所有人都會失去工作。」到了克林頓年代,政府也接受了企業家的說法,認為只要他們對受害員人提供補償,協助他們重投職場,大型裁員就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愈來愈少人討論究竟那些公司是否有大裁員的必要,也甚少人反思裁員對員工的影響。而在 2007 到 2010 年間,870 萬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很多人在沒有被預先告知的情況下失去工作。而諷刺地,在裁員過後,公司的股價往往急升,因為投資者會認為該公司會有更好的財政管理,減省成本,增加利潤。Uchitelle 就提醒,世界未必需要如此殘酷,而員工失業,不應該被污名化,接受污名的,應該是視員工為草芥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