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網絡世界的床邊故事

A+A-
老高的 YouTube 頻道主要圍繞人文社會、自然科學、未解之謎等奇幻題材,擁有超過 370 萬訂閱者。 圖片來源: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YouTube

最近網上流傳一篇批評網紅「老高」的文章,指他不止錯解尼采哲學概念,連基本資料都搞錯。其實類似的爭論已非初次發生,錯誤也不是只出現在有關尼采的短片上,而是在不同主題的影片上多次發生。批評的人認為胡說八道應該被打屁股,持續地胡說八道更是要拖出午門斬首;另一邊廂,支持者則認為他只是說「床邊故事」,從一開始就不是正經學問,對娛樂無謂太認真。

先旨聲明,筆者在極初期 —— 當有關 YouTube 頻道還只有十部八部影片的時候曾經看過他,那時的主題還環繞著奇案、UFO 和古文明一類。但自從某次心血來潮 Google 一下他講的內容,發現他連基本時地人資料都出錯,從此就沒有再看過,也沒想到會發展成今天百萬級訂閱的文化現象。

平心而論,奇案、UFO 和古文明這些奇幻主題是歷久不衰的,而且必然會吸引大量觀眾讀者。筆者小時候也很喜歡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買了一大堆甚麼「UFO 全集」、「UMA 大全」之類,印象最深刻的是由讀者文摘出版的「瀛寰搜奇」及「奇聞怪事錄」。然而回想起來,那個被外星人綁架的小孩是否真的住在佛羅里達州?被神秘怪物吸乾血的農場奶牛到底是否只有八隻?某蘇格蘭麥田上的圖案是否真的在凌晨出現?書中所言真偽,筆者當年沒有想過去質疑,而事實上也無能力去驗證。

當年沒有人會故意拿這些書本來批評,說那個蘇格蘭麥田圈其實是在黃昏出現之類。除了很少人會認真看待這些閒書,也因為糾正的成本效益太低,放著不管也不會怎樣。然而網絡的出現改變了一切,這些獵奇的資訊變得唾手可得,傳播力量是印刷媒體望塵莫及的。另一方面,觀看這些資訊的人們也互相確認了對方的存在,由個體連結成社群,繼而演變成文化現象。

縱觀歷史,「老高」這些半真半假的怪論永遠都存在,不過網絡讓大家變得更容易接觸;喜歡甚或輕信這些怪奇事物的人們一直都存在,不過網絡讓這些人更容易被看見。大眾必然是膚淺的,不過膚淺的大眾聯合起來,讓人更容易地看見。換句話說,「老高」及其信徒並非新的文化問題,而是舊的文化問題在電子媒體平台上以新的面貌呈現。

即使筆者認同知識分子有社會責任糾正錯誤的資訊,但大家必須認清的是,這是無法被完全「杜絕」的。因為終極而言,這不是「老高」抑或某些信徒的個人問題,而是人類社會根深蒂固的文化問題。如果要影響這種文化現象,比起零星的指正,更重要的是改進平台的結構,例如建立相對嚴謹又易入口的頻道之類,希望比較優質的床邊故事會取代劣質的。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