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無盡,市道艱難。現時在全球各國,有意投身公務員行列的人大幅增加,但不見得全是謀著那個「鐵飯碗」。「金融時報」發現,他們想要成為公僕的原因,除了待遇較好或就業選擇減少,還因為在疫中對公共服務產生興趣,想要為民服務、回報社會。只是,疫情亦令政府收不敷支的情況加劇,要做到或是做好這份工,比以往更困難。
作為最大「國企」的中國政府,向來受求穩又愛國的青年追捧。唐山市的李小姐失去會計師一職後,於今年加入地方政府的財務部門。「很少有私營工作比得上政府工這麼多福利。」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卻有不一樣的心態。威爾斯大學生 Calla Cambrey 本想成為咖啡師,但在政府機構實習後,讓她改變心意,打算投考公務員。「很多人無法好好度過疫症,我希望在幫得上忙的地方任職。」
英國的公務人員快速升遷制度每年聘用約 1,000 人,反觀四大會計師行等大手招攬的企業,現時卻在削減空缺。研究公司 High Fliers 主管 Martin Birchall 形容,英國政府已成為疫下對頂尖畢業生的最大單一招聘者。該公司在去年底的調查亦顯示,57% 在英學生想要一份可以「稍作回報」的工作,較兩年前的 41% 明顯上升。「危機中,人們追求確信和穩定。2021 年將有海量申請者。」
印度亦見類似盛況,當地由於失業問題嚴重,每年多達 100 萬人考試 30 小時、進行面試及人格測試,以爭奪 1,000 個聯邦公務員委員會的空缺。去年疫症令考試延期,部分受影響者更聯署至最高法院,以求機會應考。27 歲的 Aryendra Sharma 卻是放棄去當「薪水不錯」的工程師,一年來每天備試 12 小時。「打政府工定可提升地位。沒有其他工作能讓你真正服務人民和國家。」
至於法國,即使二戰後私企的高薪職位急增,公務員仍具聲望及吸引力。堪稱菁英公僕進修學院的 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每年只有 83 個學位,但過去兩年均逾 1,700 人報讀。校長 Patrick Gérard 表示,去年 3 分 2 學生自願協助防疫工作。「當國家發生大事,像 2015 年恐襲或武漢肺炎,人們都反思自己能做甚麼。疫症反映我們需要團結、健康和組織,以及全國挺身而出。」
但各國政府於疫下稅收大減而負債激增,預期公職空缺將會減少,待遇也大不如前。以墨西哥為例,總統洛佩斯以精簡公務員為其緊縮政策的目標,由他上任的 2018 年底至去年中,便已裁減 9,430 個職位,節省 5 分 1 薪酬。有部長級人員直言:「現在政府工的薪水很低,也無醫療保障及離職福利。對中級及高級公務員來說,這是一份全天候工作,而你需要它來支付所有帳單。」
國際公務員工會秘書長 Rosa Pavanelli 指出,疫症突顯政府工作的重要性,亦揭露福利落後、引入短期合約、私有和外判化造成的積弱。「人們已明白需要增加投資公共服務,卻仍未被納入議程。我們需要強調,有質素的公僕能為人民及商界帶來甚麼改變。」另一方面,以強化公共部門為目標的紐約非牟利組織 Volcker Alliance 與大學合作,把學生與政府角色連繫起來。主席 Thomas Ross 認為:「這一代人對服務大眾的責任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