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疫苗:利益大於風險?

A+A-
三款不同疫苗。 圖片來源:Daniel Karmann/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科興疫苗先後有多宗死亡個案,疫苗事故專家委員會指事件「與疫苗無直接關係」。港大專家更加招募 100 名志願者,進行混合疫苗臨床測試,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混合疫苗可「刺激不同的免疫系統,最後抗體產生的濃度比接種同一平台的疫苗高」。現時外國都有類似實驗,但海外專家就有不同的看法。

今年 2 月,外國已有愈來愈多關於混合疫苗實驗的討論,老牌學術期刊「科學」便出版專題文章探討當中可能性。即使外國大概有 9 種可以預防出現武肺重症的疫苗,全球疫苗供應仍然緊張,運輸過程亦十分繁複。有專家擔心若某款疫苗突然供應短缺,就會有人無法完成兩針注射。於是,他們就考慮讓人們先後打兩種不同疫苗是否可行。如果混合疫苗實驗成功的話,資源調配就可以更有彈性。有學者甚至希望,正確混合疫苗可以增強保護作用。

早於 12 月,俄羅斯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Gamaley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and Microbiology),已展開首次混合疫苗實驗。他們把自己開發的 Sputnik V 疫苗,配合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增強劑作測試。2 月,牛津大學疫苗學家 Matthew Snape 為首的團隊,也在英國開始類似實驗,希望招募到 800 人,先打一針阿斯利康疫苗,再在 4 至 12 星期內打一針輝瑞疫苗,又或者兩種疫苗次序調轉。

現時兩個實驗也未有充分的研究數據,但有醫學專家就呼籲市民大眾要小心看待所謂的混合疫苗。例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就指示,除非因為極特殊的情況,例如疫苗突然短缺,否則不鼓勵市民混合接種疫苗。英國公共衛生部也給予類似指引,疫苗接種事務政務次官扎哈維(Nadhim Zahawi)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政府會撥款 700 萬英鎊資助實驗,但現階段他們不打算改變任何疫苗指引。

混合疫苗實驗要面對一些複雜問題。例如,有些疫苗採用同一種技術,例如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都是採用 mRNA 技術,但有些疫苗並不是,例如中國科興就是選用傳統滅活式疫苗。不同類型疫苗可能會刺激免疫系統不同部分,專家要小心考慮不同配搭,成功的話或者可以增強效力或減輕不良反應。可是,即使其他地方的實驗數據理想,專家也要考慮自身地方的醫療監管制度,不是每一隻疫苗都可以獲得許可。

「科學」文章也指出,過去有很多混合疫苗的先例,例如過去 20 多年,醫學家積極研究 HIV 混合疫苗,但尚未成功。而 BBC 就提到,醫學家面對伊波拉、肝炎、小兒麻痺症、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都有用過類似做法。英國政府的醫療總監 Jonathan Van-Tam 就表示,如果數據理想,能令接種計劃更具彈性。Snape 也對疫苗實驗深表期待,認為最理想是可以增強免疫力,而至少也希望防疫效果可以與現時單一疫苗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