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終者之言:能參透人生意義?

A+A-
A Deathbed Scene with a Physician Examining a Urine Flask,Egbert van Heemskerck II(Style)。 圖片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與很多動物不同,人類明白自己終將逝去。命限在前,尋找人生的意義成為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一些人會把人生意義寄託於神靈,有人則會盡人事、知天命,但求無悔於己。有哲學家認為,其中一個讓我們反思人生的方法,是傾聽臨終者之言。牛津大學倫理學教授 Neil Levy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分析他人的遺言,對我們人生有甚麼啟示。

中文世界有一句名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人相信人到死前,生命中的恩怨情仇、富貴貧窮都會變成過眼雲煙,這時所講的說話最客觀真實。Levy 也引用一些西方學者的說法,指人到死前,會明白到甚麼才是最重要,甚麼則不值一提,他們的話,也許可以令我們更清楚怎樣令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在 2011 年,澳洲流行作家 Bronnie Ware 出版著作 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希望與讀者一同反思生命。

Ware 成為作家前曾是一名護士,多年來一直照顧臨終者。在書中,她憑藉第一身經驗,整理出五個臨終者最常見的遺憾

  1. 我希望過去能有勇氣,真誠地過自己想過的人生,而非活於人們的期望中;
  2. 我希望過去不是只顧拼命工作;
  3. 我希望過去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
  4. 我希望過去能與朋友保持聯絡;以及,
  5. 我希望過去能令自己更加快樂。

根據 Ware 的著作,Levy 指人們希望活得更真誠實在(1、3),希望把生活焦點擺在個人和自己珍視的人,而非工作上(2、4、5)。總括而言,就是要懂得享受美好時光。

可是,有學者認為,大家不宜誇大臨終者視角對於我們反思人生的作用。他引述了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哲學教授 Eric Schwitzgebel 的兩個觀點。首先,臨終者可能有「後見偏誤」(Hindsight Bias),即俗語的「事後孔明」,把現在的看法直接套諸於過去,而忽略了當時的狀態。當一個人到晚年累積了一定財富,再回想過去,自然會覺得錢財和工作如浮雲,但當年輕時每天三餐不繼,想法又自然會不同。

Schwitzgebel 也提及,人到死前,沒有包袱之餘,也會令他們不用為自己的意見負責。即使他們做不到自己說話中的期盼,也不怕被指責為虛偽,於是有機會美化很多事情。Levy 加上了第三點:他認為那些遺言有時流於陳腔濫調,臨終者有可能會內化一些文化價值。他覺得臨終者的勸告總是奇怪地相近,他們最後都在講一些報紙雜誌經常刊登的訊息;而記錄者也可能無意識地放大這些說話,Levy 稱之為「文化劇本」(cultural script),能同時影響講者和聽者的想法。

Levy 認為,上述臨終者講到的遺憾,未必是全部,但至少也是美好人生的重要一部分。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的著作「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提及死亡會把大家個人化(individualize),因為死亡會終結我們與他人建立的社會關係,人們會回到一個最接近本真(Authenticity)的狀態,而本真可以令我們傾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視角,在人生不同階段,會遇上不同人事,並賦予我們不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