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金屬價格高企,中國國策推跌銅價?

A+A-
中國淮安市一家鋼鐵廠的工人正拆除廢金屬。 圖片來源:路透社

由 ESG 推動的綠色經濟勢不可擋,在資本市場已掀起連鎖反應,最顯而易見的現象,就是大宗商品供不應求,推高一系列金屬價格,漲勢猛於虎。

大宗商品於近一年多價格狂飆,背後是需求大增,而要應付需求上漲,礦商就需要不斷加大投資,以維持資源儲備,但一些礦商如必和必拓(BHP)及力拓集團(Rio Tinto)似乎無意提產,寧願冷處理問題,無特別加大資本開支,毋忘 2011 年大宗商品泡沫破裂帶來的教訓。

事實上,金屬工業對「巴黎協定」的 2050 減碳目標非常重要,花旗的分析員近日撰寫一份研究報告,一口氣研究鋼鐵、鋁、銅、鎳、鋅、鉛、金、銀等 16 種金屬本身對減少氣候變化的潛力,當中由鐵礦石鍊成的鋼鐵特別被看重,緊隨其後的則是銅和鋁。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Jeff Currie 曾於今年 4 月吹奏「銅是新石油」,之後銅價就大升,一口氣由大約 9,000 美元衝上最高 10,724.5 美元,而高盛分析員團隊上週再出口術,發表一份唱好銅價的報告,不過似乎「看漏」中國國策的轉變,影響銅價走勢。

今次高盛似乎未能刺激銅價上升,主要是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銅進口國,2020 年佔全球銅礦進口 43%,而其近日就進口國策出現轉變。自 2021 年起,中國本來禁止進口固體廢物,但考慮到金屬價格高企,就決定允許符合新標準的高級金屬廢料重新歸類為回收資源,或稱為「再生銅」。新政策下,「再生銅」進口不再需要批文,高品質「再生銅」可以大量進口,發展「高質量循環經濟」,也推跌銅價。

現時 ESG 的投資主題,總是離不開電池、電動車和再生能源,但只要再深入研究,也能從產業鏈發掘出投資機會,位處上游的金屬礦業和工業,就是一些很好的例子。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