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富汗戰爭步入尾聲:私人部隊正在尋找下一個戰場

A+A-
8 月 3 日,阿富汗安全部隊在喀布爾檢查一個爆炸現場。 圖片來源:Haroon Sabawoon/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美國正在部署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在 8 月 11 日聲稱已攻佔了全國 9 座省會,專家分析指首都喀布爾可能會在 90 日內失陷。當美國阿富汗戰爭步入尾聲,參與戰局的除了北約部隊和各個阿富汗軍事勢力,還有一班私人保安隊為政府或私人機構提供保安服務,他們正在尋找下一處戰場。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活動,有賴很多第三國員工(Third Country nationals,TCNs)的服務。他們大多來自亞洲、非洲和東歐的貧困國家,為美國軍方或者國際開發署的承辦商工作。他們的職責甚廣,由為車隊護航、拆地雷,再到在基地煮飯,當中有些人的工作基本上與一般工人無異,可是角色總被媒體忽略。「外交家」雜誌就披露,當美軍要從阿富汗撤出,也意味著那些承辦商要離開當地,私人保安部隊亦失去工作。

一名化名為薩雷斯塔(Shrestha)的保安,在阿富汗工作了 13 年。他本來負責看守阿富汗最大空軍基地巴格拉姆(Bagram Airbase),但在個半月前,隨著美軍撤離,他亦收到承辦商的解僱通知,被迫要回尼泊爾的老家。他向「外交家」表示,他和一些前同事希望在其他戰區找到類似的保安工作。有人正應徵在伊拉克和敍利亞的工作,又或者到西非的油井、波斯灣國家的私人部隊,以及中國的賭場。

這些第三國員工往往受到剝削,人工比美國同事低得多。雖然他們收入水平已比家鄉高,但就要面對各種人身威脅,隨時受傷甚至遇害。薩雷斯塔本來是退役軍人,但獲得的撫恤金實在太低,於是決定到阿富汗碰運氣。2008 年,他向地下中介付了 25 萬盧比(約今天 5,000 美元,即約 39,000 港元),獲安排先到印度德里,然後輾轉以旅遊簽證到喀布爾。可是到埗後,他才發現中介根本沒有安排工作。他在一間招待所呆等 9 個月,經費都耗光,才有幸找到基地保安一職。

薩雷斯塔所屬的土耳其公司其實只是二判,大判是美國知名軍火商諾格(Northrup Grumman)。初時他人工大約 600 美元一個月,第一年的時候要住在帳篷,因為基地根本沒有預留足夠空間收容第三國員工。巴格拉姆的防衛分為三重,最外圍是阿富汗當地的軍隊,中間是承辦商的第三國員工,最內層才是美軍和美國承辦商。當時,塔利班差不多每天都向基地發射火箭炮,令他擔驚受怕,不過他也明白富貴只能險中求,只好硬著頭皮做下去。

薩雷斯塔的遭遇已經比較幸運,很多第三國員工在找工作時已經因為受騙而欠下鉅債,要家人賠上贖金。有些人則以為自己會前往波斯灣工作,到埗後才驚覺自己身處阿富汗。一名美國退役軍人向「外交家」透露,自己在 2010 年代中到喀布爾工作,但自己的人工是尼泊爾同事的 4 倍,還未計算年假和其他福利。這種不平等待遇令他自己也感到不安,因為尼泊爾守衛總是負責比較危險的工作,例如檢查汽車有沒有炸彈,他也曾目睹尼泊爾同事嚴重受傷。

一名化名馬南達爾(Manandhar)的前阿富汗第三國員工,現時正身處杜拜。他向「外交家」表示,他們一行 12 人,當中已有 4 人應徵伊拉克的工作,成事的話,一年會賺到 9,000 美元。他表示沒有人希望離開家人前往戰區,有選擇的話,他亦希望與家人共渡美好時光,不過一切都迫不得已。而隨著美國愈來愈依賴外判商,其他國家也跟隨相關做法,像馬南達爾這樣的第三國員工也許會有更多工作機會。

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第三國員工與美軍的比例是 1:100;今天情況已完全逆轉。在 2012 年,美國有 86,100 士兵進駐阿富汗,並有 36,826 第三國員工受僱。到今天,這批第三國員工仍有約 6,399 人留在當地,可是美國只撤剩數百人。上述數字還未包括替美國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工作的人。俄羅斯和波斯灣國家也正不斷招募更多第三國員工,以釋出自身軍力。「外交家」的評論希望有更多記者和學者了解跨國工業背後的機制,以保護被剝削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