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否曾覺得自己在社交網站上朋友眾多,但回到現實,卻是知音者稀?社交網站及應用程式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增加,更輕易向人表達情感,但輕易得來的友誼,情感基礎往往卻較單薄。
互聯網的興起曾令人覺得朋友網絡比以往更大。早在 2011 年,當時為媒體與資訊系副教授的 Keith N. Hampton,與賓夕凡尼亞大學研究小組證實「密切的社會關係與使用互聯網不會有衝突,而互聯網用戶往往擁有更大的個人網絡」。Hampton 其他論文亦指出,互聯網可以為傳統環境帶來更高層次的社區參與,以形成多樣化的相關網絡,比如可以到訪公共空間、了解身邊更多的人。另一個研究亦表明,頻繁使用 Facebook 的用戶比其他美國人擁有更密切和更多樣化的社交關係。
這些發現,事實上與牛津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的推論一致。他指,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群體大小」,人數與「相對新皮層體積(relative neocortical volume)」有關。他更提出了「鄧巴數(Dunbar’s number)」,意即每個人類平均有 150 個可能會來參加婚禮或葬禮的朋友。
無事常相見的真朋友
在這個 150 人的名冊中,根據親密程度,每個層次好友數目會用除以 3 的方式減少,50 個是篩選後剩下來的朋友,當中約 15 個是好朋友,而約 5 個知己組成信任圈,最後平均值 1.5 人才是最親密的朋友。
人們吹噓自己有成千上萬的社交媒體朋友或追隨者,以為可以擴大鄧巴數,但鄧巴教授說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其文章中,他的團隊確定人們「在面對面的關係中仍表現出相同的互動頻率」。
只是,通過數碼渠道交往,無法區分一段關係的質素,他說:「(互聯網)令你保住原本將會衰敗的關係。我們的數據顯示,如果人不以固定的頻率與人見面,那些人就會從關係網中逐層退出,直到退出 150 人外,成為曾經認識的人。而現在,如果你不定時與友人會面,社交媒體會放慢衰退速度。」
問題是速度放慢,則可能出現「熟人過剩」的情況。這些熟人不容易在網上被遺忘,因而窒礙新友誼的發展,鄧巴說:「你可用的社交時間是有限的,可以面對面,或在互聯網上相處。」但如果與那些「遙遠」的人一起度過,「你就沒有時間去投資身邊的新關係。」他又指:「如果一間酒吧中有一群人在一起,他們都將注意力放在手機上,根本沒有努力觸發內啡肽系統以產生連結。」
與何人來往?
Friendfluence: The Surprising Ways Friends Make Us Who We Are 一書作者 Carlin Flora 指出,要是不再與過往認識的人直接溝通,而轉用社交網絡,這些朋友會「佔據你頭腦中寶貴的空間,你會想到他們,但他們卻不是你的親密朋友。」
Flora 更指:「如果我的高中朋友經常發帖講述她的生活,這就像名人八卦,或像觀看與她有關的實況節目。」如果我們不斷見到一些人的消息,大腦會認為我們彼此相識,但事實上,通過網上狀態更新去了解一個人,與花時間面對面相處不一樣。
由於維持友誼的門檻較低,一些人鍾愛社交媒體多於面對面進行互動。Flora 也注意到,數碼媒體對於內向型人士的好處:以電話或邀請別人參加會議,通過文字或帖子進行聯繫,風險較低,而且不需花太多力氣。
只是,面對面的交流相比起數碼互動,更能產生生理效益,Flora 說:「你會無意識地模仿你朋友的姿勢,這是人類已經發展了數千年的融洽關係,當你只在社交媒體上關注一個人時,你就不會明白這點。」但由於智能手機無處不在,這種共鳴現在很容易被破壞。她補充:「對於年輕人來說,我會擔心他們錯過那些寶貴的面對面時間,再也感受、估計不到朋友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