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運會能否改變日本社會?

A+A-
日本殘疾划艇運動員諏訪正晃雖無緣參與奧運,但仍希望這項盛事有助推動傷健共融。 圖片來源:Philip FONG/AFP

為了舉辦世界上最大型的無障礙運動競賽,日本近年來致力改善設施,硬件上已得到了長足發展。然而,要接受有異於自己的人融入自己的生活,對日本社會而言仍是一大難題

日本殘疾划艇運動員諏訪正晃本來希望在家鄉參賽,惜最終未能晉級參加帕運。不過這位 35 歲的輪椅選手表示會在電視前為日本隊加油:「他們正在做偉大的事情,但他們並不是超人。我想讓人們了解到,他們和你一樣都是人類。」他寄望帕運運動員可對日本社會產生正面影響:「我希望(帕運)可成為個好開始,讓人們在生活上,與殘疾人士的聯繫更緊密。」

近年來,日本兩次修訂無障礙法(バリアフリー法),希望確保殘疾人士及年長者使用公共設施時暢通無阻。東京市政府表示,東京龐大的鐵路系統正努力改善站內設施,截至 2019 年,當地約有 96% 的車站都有升降機運行,而 82% 的地鐵站設有月台閘門,高於 2013 年的 56%,以確保視障乘客及其他乘客的安全。新建的酒店也要遵守每 100 間房,至少要有 1 間無障礙空間的要求。

根據政府規定,殘疾員工必須至少佔公司所有員工的 2.3%,較大型的公司違規的話會面臨罰款。但 2018 年政府就爆出經常誇大其員工中的殘疾人數,以達到法定配額的醜聞。福祉大學體育社會學教授兼無障礙運動專家藤田紀昭表示,日本開始變得更加包容,只是「變化仍然微乎其微」。藤田團隊去年進行的民意調查中,約有 57% 受訪者表示,他們「肯定或有點相信」殘疾人士是虛弱的,而且難以與非殘疾人士一起生活,數字僅略低於 2014 年民調中的 61%。

日本帕運代表團副團長松江美季分析指:「就無障礙設施的數量而言,日本似乎很先進。」使用輪椅的她過去曾奪得 3 面帕運金牌,現長居加拿大。她指出,即使設施能做到無障礙,仍非真正達到共融。「當我回到日本,經常被人以殘疾人士身份對待。但在加拿大,生活中根本沒有人會去留意我的殘疾。」

加上由於病毒限制,東京帕運同樣會在幾乎沒有觀眾的情況下舉行,有些人擔心這可能會減弱盛事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力。東京一間研究殘疾人生活方式的研究所所長戶田重央說:「帕運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去改變人們的觀念。但我們不禁擔心,如果人們不能到現場觀看,氣勢可能會減弱。」日本帕運跑手高桑早生亦說:「我知道人們會在電視上觀看賽事,但我想知道他們的即時反應。與過去的比賽相比,今次我不敢奢望人們能從比賽中有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