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帝國擴張,如何實現颱風預警?

A+A-
1874 年香港甲戌風災後,中環海傍滿目瘡痍。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缺乏準確的颱風警報,在 19 世紀每每造成大量人命傷亡與經濟損失。在沒有人造衛星的年代,要作出準確的颱風預測,除了靠地面的氣象監察儀器,最重要就是海底電纜鋪成的電報網,使風暴訊息傳得比颱風更快,但背後卻與歐洲殖民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1843 年蘇格蘭醫生 William Montgomerie 在新加坡採集稱為馬來乳膠(Gutta Percha)的樹木汁液,再將其裝好寄回英國化驗,證實為一種可遇熱融解、冷卻後凝固,既防水又電絕緣的物質。兩大科研機構,英國的 Kew Botanical Gardens 與荷屬東印度的 Buitenzorg Botanical Gardens 其後分別派員深入熱帶雨林,開始提取這種當地橡膠樹的乳膠。

這項發現乍看與颱風警報沾不上關係,但美國堪薩斯大學歷史學者 Gregory T. Cushman 研究指出,發現乳膠是發明海底電纜的重大突破,各地隨之能夠以電報互通天氣消息,訊息傳輸速度比颱風更快,是 19 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氣象預測基建。首條商用海底電纜在 1850 至 51 年橫越英倫海峽,1857 年印度爆發反殖民起義,英國便基於情報考慮,以先進電報網連接英屬印度全境,跨海電纜更連接錫蘭。

19 世紀英國蒸汽船 Pekin 在南中國海遇上颱風。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英國人不會沒有注意到,海底電纜在風暴預警方面的優勢,英商在亞洲航海貿易多年,早就察覺東亞經常受颱風吹襲。1840 年 9 月有兩個致命颱風接連吹襲南中國海,以致參與鴉片戰爭的軍艦 HMS Golconda 沉沒,其上載有 300 名印裔英兵。事件警惕了英國海軍,海事調查法庭有多項專家建議,如軍艦要配置氣壓錶觀察氣象。然而,利用電報監察氣象的權威並不是英國人,反而是天主教修會 —— 耶穌會(Jesuits)。

早在 16 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擴張時期,耶穌會傳教士已經隨殖民者在各地建立據點,傳播天主教之餘也積極推廣人文主義教育,當西葡殖民帝國江河日下,耶穌會網絡卻依然根植全球。1854 年西班牙耶穌會士在古巴夏灣拿興辦學校 Colegio de Belén,並且在校內建立小型天文台,修讀科學的耶穌會士維內斯(Benito Viñes Martorell)於 1870 年接管天文台後,開始醉心研究中美洲的颶風氣象。

維內斯與助手每日收集天氣數據 10 次,還透過水手學習民間的氣象觀察智慧,詳細記錄所有港口的風暴消息,憑藉經驗精準預測風暴。適逢北美洲的海底電纜網剛剛成形,夏灣拿透過佛羅里達州 Key West 接通美國,又可與鄰近牙買加、波多黎各、小安地列斯群島(Lesser Antilles)互通電報,令維內斯得以實驗透過電報監察颶風去向,1875 年 9 月 11 日透過西班牙海軍發佈首個颶風預警。最終颶風果真在 13 日和 14 日登陸古巴,一艘無視預警的船隻在風暴中沉沒。

耶穌會營運的上海徐家匯天文台。 圖片來源:Virtual Shanghai Project

這套耶穌會的電報預警系統,不但讓古巴受益,連帶美國及其他加勒比島國都能夠因而避險,令維內斯成為國際科學界新星,其制度更複製到世界各地耶穌會天文台。瑞士出身的耶穌會士 Marc Dechevrens 在上海營運徐家匯天文台(Zikawei Observatory),便嘗試學習維內斯的預警系統。上海既有海底電纜連接沖繩與台灣,以接收第一手風暴消息,還曾經計劃在中國沿海建立多個氣象觀察站,以電報網接通消息。

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耶穌會士 Federico Faura 營運的馬尼拉天文台(Manila Observatory)擁有殖民世界最先進儀器,電報網接通呂宋島上 14 個觀察站,並成功在 1879 年把維內斯的預警系統移殖當地,發佈首個颱風預警;翌年開始透過連接海底電纜,向香港發出第一個颱風警報,而香港天文台在 3 年後方正式成立。

在這個早期的風暴預警系統中,沒有殖民帝國接通的全球網絡,氣象監察經驗與知識、觀察儀器將難以流通,通報最新消息的海底電纜,更著實與殖民主義政治有糾纏不清的關係 —— 其外層物料是來自英國和荷蘭殖民地生產的馬來乳膠,電纜所用銅線卻是開採自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的銅礦,1868 年古巴獨立戰爭爆發,礦場被起義軍故意淹沒,隨後美國西岸、安第斯山脈南部與澳洲的銅產取而代之,造就新跨國企業崛起,間接改變殖民帝國的政治經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