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你搵到自己未?一場具哲學性的失蹤

A+A-

「每日郵報」引述土耳其當地媒體報道,居於土耳其北部布爾薩省(Bursa)伊內格爾市(İnegöl)的穆特魯(Beyhan Mutlu),可能因為身在一帶一路的合作國家,提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於是在 2021 年 9 月 28 日跟朋友喝酒,一直喝至大醉,隨後更走失遊蕩於森林中,太太和家人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因此決定報警。

穆特魯在林中漫遊,後來稍微酒醒時,遇上一群搜索志願者,於是自告奮勇加入其中,可是卻不知道要找的是誰,只是覺得既然有人需要幫忙,就應該當仁不讓,直到有一名搜救人士喊出失蹤者名字時,穆特魯才醒覺,並即場回應「我就在這裡」,這時眾人才意識到,原來失蹤者竟一直參與了好幾小時的搜救。

這則國際小新聞成了網絡上茶餘飯後的趣聞,但我認為大家低估了穆特魯的睿智,其實他並不是無為而治,而是根據了佛洛伊德的說法,他潛意識中正做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尋找自我。

尋找自我的過程不一定要個人發起,也可以是由別人啟發,正如穆特魯加入了搜救隊一樣,也像電影「哲古華拉少年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預告片上的宣傳語一樣「LET THE WORLD CHANGE YOU, AND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定期到森林中尋找自我,可以定期組織類似的搜索隊,輪流成為被搜救對象。生活中太多柴米油鹽的煩惱,讓許多人在營營役役中,忘記了一開始出發的原因。

「毋忘初心」這句煽情口號說得口臭,幾年過去,又有多少人記得當初?當日激情時說得漂亮,要做這個要做那個,要刪除這個要杯葛那個,熱血沸騰地在群組中爭拗得面紅耳熱,可是這種何不食肉糜的理想化激情,抵不住現實的五斗米或消費券。

這樣說好像是情緒勒索,但試問兩年前激情爭論的群組裡,今天還有多少人在發聲?甚麼「明嘅就明,在心中,唔使講嘢」,真的是銘記於心,還是自我蛻變的安慰劑?今天的你,每日營營役役,到底是迷失於森林之中,還是酒醉了在尋找自我?不妨自問:「你搵到自己未?」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