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受傷變色人

A+A-

瘀傷在醫學上有多個不同的名稱,根據牛津的 Oxford Handbook of Forensic Medicine,每個名字各有不同定義,卻互相通用:

bruises
  • 血液從血管中滲出,滯留在血管外的真皮層等組織,直徑約為數毫米不等
contusions
  • 可以是由任何震盪引起的,例如腦震盪(brain contusions)
ecchymoses 或 ecchymosis
  • 是小一點的 bruises
hematoma
  • 血腫
petechiae
  • 稱為瘀點,會在微絲血管爆裂時出現的小紅點,大小有點像紅疹(rash)

儘管有不同名稱,但一般而言,大於數毫米的瘀傷只會籠統地用「bruises」來表示。而其成因在於身體被外物 —— 特別是鈍器及硬物 —— 撞擊或受壓時,皮膚下的血管裂開,使裡面的血液流出並積聚到附近的皮下組織。由於那些血液缺乏養份及氧氣的補給,因而逐漸形成從表皮看起來藍藍紫紫的瘀斑。當然,瘀斑亦有機會因為疾病而產生,例如血友病(hemophilia)及癌症;亦有一些藥物會讓瘀斑較易形成。不過,如果是由外力撞擊而造成的瘀傷,便必須細心觀察,因為人員有機會在死者身體的其他部分或附近位置,發現不同種類的傷痕,並從中得知道受傷的先後次序及因果關係,繼而重組任何與致死相關的事件。瘀傷位置會因不同情境而異,不同的位置有機會影響癒合時間及對受傷時間的推斷,例如:

  • 瘀傷位於撞擊點(area of impact)及在遇擊後不久就出現
  • 瘀傷位於撞擊點卻延遲了出現時間
  • 瘀傷位於一個與撞擊點有些距離的部位,並因撞擊點的血滯留在該處而出現

由此可見,瘀傷或會因不同因素而影響出現及消退的速度及時間;同樣地,它們的出現及擴散速度亦受不同因素影響。按照研究,皮膚較鬆或較脆弱的部分(如眼睛周圍),或者皮下脂肪較多的地方,會較容易浮現瘀傷。換句話說,如果皮膚夠「硬淨」、夠支撐、夠韌力,就能抵擋撞擊及減少瘀傷出現的機會。由於脂肪比例間接影響瘀傷的出現,而一般男性的皮下脂肪比女性少,皮膚也有著較厚的骨膠原層,能夠成為抵擋撞擊的防禦物,所以出現瘀傷的機會也比較小。同樣道理,嬰兒及長者便較易撞瘀或出現瘀傷。因為嬰兒的皮膚較嫩,皮下脂肪亦較多;老人家雖然較少皮下脂肪,血管卻較為脆弱。

記錄瘀傷是一門有趣的學問,因為變化可數以天計!

一般來說,在撞到後,瘀傷出現的當下會呈偏紅或粉紅色。在血管受到撞擊而破裂後,帶氧的血液會漏到血管周邊的組織裡面。經過一天左右,漏出的血液會陸續缺氧,加上體內的白血球(macrophages)開始將其「拆解」,瘀痕便會逐漸呈紫藍色,形成常見的瘀青模樣。而在受傷的 4 至 7 天後,原本藍藍紫紫的瘀傷會慢慢散去,並轉換成綠色。這可以說是傷勢慢慢康復的第一個跡象,身體會在此時繼續拆解從血管漏出來的血細胞,並將裡面的血紅素分解成為膽綠素(biliverdin),造成綠色色素。然後,當溢出的紅血球被白血球「處理」得七七八八,膽綠素便會被拆解成膽紅素(bilirubin)及血鐵素(hemosiderin)。血鐵素呈黃棕色,是一種血紅素代謝後產生的蛋白質。當這些物質被身體完全代謝或排出體外,瘀傷就會消失不見。而瘀痕從粉紅、紅腫變為紫藍色,再由綠色、黃色至最後消失不見,一般需要 10 到 14 天左右。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