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來生不做鄉下人?

A+A-
圖片來源:Jie Zhao/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中國一直自稱農業大國,傳統以來又有士農工商的尊卑有序,歷代皇朝又以農立國,又說重農輕商,可是農民的身份地位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如果我說,農民絕對是中國社會歧視鏈的最底端,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反對的話,就叫他身體力行,先把自己的戶口改為農民再說。

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根據調查,鄉下的 18 歲成年男子,與同齡的城市人相比,平均身高約矮半個頭,鄉下人但凡進城,立即就會被勢利眼尖的城裡人看出來,普遍來說,他們灰頭土臉,面色蠟黃,雖然除了營養不良,也有可能是由日曬過度造成,當然絕對不是佛羅里達棕櫚灘等地方流行的 tan。

根據中國的戶籍制度,城裡人與鄉下人,是完全兩個等級,命運當然也是天淵之別,在大災難的時候,分野就十分顯著了。無論是上海話還是廣東話,「鄉下人(仔)」都是絕對的貶義詞。

英文對於「鄉村的人」的表達非常多元,譬如說 countrymen 或者 folks,大約相當於「鄉親」,但使用的時候,並不局限於村民,甚至可以引申為國民同胞。又或者美國的 redneck,某程度上可以視為對農民的貶稱,但身為 redneck 大概不會買帳,這個字除了形容鄉民思想頑固、價值保守,還有一點驍勇、飆悍,令城裡人不得不敬而遠之的感覺。最接近的大概是 hillbilly,但是這個字也可以用於自嘲。而城裡人的油滑、軟弱、膽怯,也有對應的 city slicker 這種蔑稱。

但是,中文是沒有這種對等「歧視」的,鄉下人絕對沒有資格鄙視城裡人,像劉姥姥進大觀園,看見賈府裡的「哥兒姐兒」,簡直是神仙下凡,讚不絕口。只有城裡的人,才有資格稱作先生小姐,老爺太太,鄉下人沒有這一套。

事實上,中國的農民自己也心知肚明,譬如四川一個叫夾江的地方,長期有一個傳統就是在祭奠的時候,焚燒仿製的城市戶口證,希望他們來生投胎當城裡人,千萬,千萬不要再生為農民。

所以中國這片以農立國的土地,幾千年重農輕商的文化,受害最深的反而是農民,農民的身份,竟然相當於一種詛咒,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當然沒有答案。

最好的方法是比較一下英國、美國的鄉村,那裡的鄉民是如何保留權利的,為何他們不必遭受城裡人的「壓迫」和歧視?他們的農產品賣多少錢,土地又是誰所有?可不可以自由遷徙?在鄉村範圍內,到底是由本鄉的人自治,還是由朝廷政府派遣官員,由上至下管頭管腳,連出城都需要開特許證明?其實這個傳統也很久了,至少朱元璋的時候就絕對不允許農民自由遷徙。如果這些根本問題都從來沒有變過,那麼農民的命運,當然也不會變。

香港曾經有一本暢銷書叫做「來生不做中國人」,後來被網民廣傳之後,已經出了進化版「今生不做中國人」,而身體力行,最迅速爽快行動的是誰,當然是有目共睹了。

至於中國的農民,比他們注定不幸的命運更可憐的是,局限於眼界,他們只能期盼來生不做鄉下人。如果他們知道這個世界還有移民這回事,他們就會焚燒仿製的美國、加拿大、澳洲護照了,而對於頭腦靈活的 city slickers,紙紮的外國護照,或許已經是一門生意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