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眼睛,可以看出死亡風險?

A+A-

眼睛除了是靈魂之窗,更是了解健康的窗口。像高膽固醇會導致虹膜周圍形成白色、灰色或藍色的環;乾眼症則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徵兆;視網膜損傷亦有機會是疾病的早期徵兆,像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甚至癌症、青光眼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近日有研究發現,視網膜更可以確定身體的生物學年齡,由此預測死亡風險。

研究近日刊登於醫學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研究作者之一、墨爾本大學眼科流行病學教授何明光指:「視網膜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容易觀察的『窗口』,來評估影響體循環血管及神經疾病的潛在病理過程,這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這次研究,分析了政府長期項目「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近 4.7 萬參與者所提供的超過 8 萬張眼底影像。團隊使用深度學習模型,估算眼睛的實際生物健康狀況及參加者出生年齡的「視網膜年齡差距」。研究發現,眼睛生物學年齡比實際年齡每老一歲,就會增加 2% 的死亡風險。實際年齡及生物學年齡之間若出現 3 年、5 年和 10 年等較大差距,更與高達 67% 特定疾病死亡風險顯著相關。

沒有參與這次研究的美國眼科醫學會醫學發言人兼費城 Wills Eye Hospital 眼科教授 Sunir Garg 指出:「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電腦能夠透過彩色視網膜照片,頗為準確地判斷出患者年齡。這些細微變化,不是我們臨床醫生所能判斷的。我們可以判斷出某人是兒童或是老年人,但不能判斷某人是 70 歲還是 80 歲。」

不過,此項測試模型,未能顯著預測出會引致死亡風險增加的兩類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研究人員指這可能是由於參與者當中較少此類病例,或者是患者經癌症或心臟病治療後已得到改善。但研究團隊強調:「新發現已經確定,視網膜年齡差距,是死亡風險增加的獨立預測指標,特別是非心血管疾病和非癌症疾病相關的死亡率。這些發現表明,視網膜年齡會是一個具有臨床意義的衰老生物標誌。」

Garg 認為:「未來需要更多來自不同人群的數據作研究。但這項研究已凸顯出用簡單、非侵入性的眼睛測試,或有助醫生告知患者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助患者明白到,他們作出改變的話,不僅可以改善眼睛健康,還可以改善整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