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叢林中的對與錯

A+A-
俄羅斯連日對烏克蘭發動攻擊。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魚食細魚,細魚食蝦毛。食物鏈中的弱肉強食本是常識,放於商業資本市場亦是合情合理。所以會有人用叢林法則來理解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認為弱國無人權,既然後者惹上俄羅斯這隻食人大熊,被滅國也是自討苦吃。

然而這些人都忽略了「弱肉強食」其實是一種後果論,只有解釋力,而不具批判能力。所謂「後果論」,簡單講就是指當事情已經結束,一切已成定局之後,才拿出來的馬後炮的解釋用原理。「弱肉強食」原理只說明勝出者的勝出原因就是「強」,輸掉的是因為「弱」。「強」是你活到最後的解釋,但不會因為你看起來很強,就可以得出你最後會贏的預測 —— 一切都是要看結果。

不管是大國吞併小國、多國參戰擊退舊帝國、抑或爆發核子戰爭後,全人類死清光,只剩下蟑螂在遍佈輻射的大地上繁衍,你都可以用「弱肉強食」來解釋。弱國烏克蘭被強國俄羅斯吞掉是合理,北約或者美國佔領俄羅斯也是合理的,反正最後事實是怎樣,勝出的就是強者。

荀子主張的「性惡」可能是最著名的結果論之一,他對善惡的定義是基於經驗主義。如果試出了好的結果,那就是善;如果失敗了,那就是惡。所以人要透過經驗知道甚麼方法會得出「善果」。「善」只能以事實結論的方式呈現,也只能透過學習達成,所以未經學習的狀態 —— 即「性」,就是「惡」了。然而荀子的「善」不具價值標準,甚至無法判斷怎樣才是一個「好結果」。他只有說是人心自知,但事實是人心有一百種,善惡也可以有一百種。

與「性惡」一樣,作為結果論的「弱肉強食」雖然具解釋力,但無法提供價值判斷和善惡道德的基準,所以很容易陷入權威主義的迷思,盲目地將拳頭大小等同對錯。然而基於其結果論的性質,拳頭大其實並不保證會贏。最終你只可以說,拳頭大小是輸贏的合理推斷,雖然推斷始終是推斷。

於是乎,在還未看到結局的今天,「弱肉強食」其實是太早出場的廢話,既無法提供價值批判的基準,也欠缺實在的分析能力。叢林中只有生死的結果,但不會為對與錯、善與惡給出提示,否則士人們也不用發明宗教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