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50 周年:理想幻滅的成長殘酷物語

A+A-
馬龍白蘭度在戲中飾演黑手黨大老;圖為電影「教父」截圖。

正值上映 50 周年,經典電影「教父」(The Godfather)今年將推出 4K 超高清修復版。有媒體研究學者指出,電影以 40 至 50 年代美國黑手黨為背景,反映的卻是 70 年代理想主義幻滅的社會情緒 —— 故事中滿懷理想的年輕世代,長大後淪為自己最鄙視的成年人,這種宿命是電影成為經典的原因。

澳洲南昆士蘭大學媒體研究及製作高級講師 Daryl Sparkes 在學術交流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教父」故事設定於 1945 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美國人彌漫著樂觀主義情緒,深信最壞時代已經過去,夢想重過「正常生活」,擁有朝 9 晚 5 穩定工作,住在市郊的獨立屋,享受美滿家庭生活,相信政府與傳統建制會照顧他們福祉。

戰後美國財富持續增長,低失業率使得社會逐步實現均富,令「美國夢」得以成真,消費經濟令合法和非法生意蓬勃發展,黑手黨勢力正是如此壯大。故事主角所屬的黑手黨家族 Corleone,正是通過盜竊、勒索及暴力手段,以實現另類「美國夢」的意大利移民。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飾演的黑手黨大老 Vito Corleone,希望繼續以老規矩行事,不信任 Tattaglia 家族的販毒交易;阿爾柏仙奴(Al Pacino)飾演的兒子 Michael Corleone,以戰時英雄的身份現身,沒有黑手黨的經驗與包袱,卻有著改革的雄心,誓言要家族事業邁向合法化。

阿爾柏仙奴飾演的黑手黨家族第二代 Michael Corleone 與女友 Kay;圖為電影「教父」截圖。

理想與現實的永恆掙扎

要透徹理解「教父」的時代意義,我們還必須注意電影上映的 1972 年。當時美國經歷社會劇變,戰後樂觀氣氛早就煙消雲散,傾向理想主義的年輕人對建制抱懷疑態度,在 60 年代末提倡社會文化變革,又視美軍介入越戰為「不義之戰」,反戰情緒愈益高漲。

結果,所有抗爭都徒勞無功,越戰還是持續,機密越戰報告「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外洩,證明政府欺騙公眾,及後再爆出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政治醜聞,通通推使理想主義到 70 年代幻滅。年輕的革命情操,始終敵不過穩固的傳統建制,發展恰恰呼應「教父」情節。

年輕時想要改變家族的 Michael,經歷忠誠與背叛的考驗,還有無情的家族仇殺,最終還是重返舊路,以實用主義接掌經營家族的黑手黨事業,完全被既有建制所同化,手段甚至比父親更狠辣,情節蕩氣迴腸恰似現代版意大利歌劇。

電影開初,Michael 向女友 Kay 承諾過要改變家族事業,到最後卻警告妻子,不要過問家族的生意業務,他坐在父親昔日的位置,對妻子關上大門。曾經象徵希望的新生代,長大後淪為自己最鄙視的成年人,悲劇結局似乎蘊含導演法蘭斯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對現實的見解,暗示年輕世代理想幻滅後的宿命。

當年「教父」在奧斯卡獲得 11 項提名,贏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獎與最佳改編劇本獎,但真正使電影登上劃時代經典的,Sparkes 認為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永恆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