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三)

A+A-
改建成暗渠前的寶靈頓運河(Bowrington Canal)。 圖片來源:渠務署

香港憑藉得天獨厚的深水港,在港英時期慢慢發展成世界級的港口城市。可在開埠早年,沿海的地理位置既是香港優勢所在,同時也是連場惡夢的根源,每逢風季雨季都洪水不絕,不單破壞房屋基建,更造成人命傷亡。已故資深工程師 Colin Michael Guilford 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文章,就講述港英政府早期如何構建水系統。

1843 年,即開埠第三年,當時香港衛生環境非常惡劣,建築物都是匆忙興建,未有做好配套設施。4 月時,港英政府因為要釐清土地所有權,煞停所有工程項目,地盤在雨季形成多個大水氹,滋長蚊蟲,成為疫病助力。5 月,香港爆發十分嚴重的瘟疫香港熱」,奪去城內逾 700 人性命,佔當時總人口超過 1 成。疫後港英政府痛定思痛,開始進行城市改革,改善通風和遮陰。根據 Guilford 的考究,當年開始,港英政府亦著力建造排水設施,提升城市衛生水平。

到 1847 年,維多利亞城已經鋪設總長 740 米的排水道。為了保護低窪地區,港英政府特別開通多條主排水明渠(drainage nullahs),最早一條設於美利兵房附近,Guilford 指該渠名為「美利兵房明渠」(Murray Barracks Nullah),坊間另一說法為「雅賓利明渠」(Albany Nullah);同時期又有另一條明渠設於域多利兵房,兩條水道皆貫穿海軍的專用船廠區。而今天灣仔的石水渠街,據說早年曾經有一條石水渠,流經醫院山山腳。

摩理臣山下,寶靈頓運河將快活谷一帶積水引導出海。 圖片來源:Thomson, J. (John)/Wellcome Library

可是,港英政府早年的排水系統,遠不能滿足港島日漸膨脹的城市規模,當中快活谷是重災區,該區的稻米和蕃薯農地被買斷後,荒廢的平地經常被淹浸。每當大雨,泥水從山丘經黃泥涌(字面意思正是黃色泥水形成的溪流)湧進快活谷一帶,令當地變成沼澤,成為公共衛生的隱患。疾病依然困擾軍營,特別是歐洲來的士兵。1851 年,白人軍人的死亡率高達 24%,而平民死亡率亦達 10%,當中包括不少水手。

香港早年建設的排水體系工程質素亦參差。1860 年,一次大暴雨就沖毀大部分引水設施,廣州市場(Canton Bazaar,亦即中環街市前身)很多房屋倒塌。後來,政府建造了一條闊 6 米、深 3.6 米,由東角流入維多利亞港的明渠「寶靈頓運河」(Bowrington Canal),引走快活谷集水區的河水。可是到 1874 年甲戌風災,香港再次面對狂風暴雨,明渠氾濫,把洪水連捲起的泥土沖毀周邊民居。

1877 年到 1882 年軒尼詩出任港督期間,港英政府認為香港衛生問題源於本地華人更常用傳統的堆肥式廁所,而非西式的沖水式廁所。1883 年,香港曾爆發霍亂,令政府更有決心要重整全港排水系統,然而到 1894 年又出現一波鼠疫大流行,令香港猶如死城,市區的主要排水系統要在此之後才完成建設。1896 年,政府立法規定所有房屋都要連接排水系統,同時陸續興建更多明渠,1924 年後鼠疫基本上消失,而瘧疾的死亡數字也持續下降。到 20 世紀後期,香港已經成為衛生水平偏高的全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