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泰晤士河,重塑成世界一線的潔淨河流

A+A-
近年泰晤士河甚至有海豹棲息;攝於 2021 年 11 月。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近年銳意推廣「河畔城市」概念,進行多項河道活化工程,例如剛剛在 4 月份完成的佐敦谷明渠項目。香港的河道改善計劃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而港人熟悉的英國,過去就成功把泰晤士河,由一道死水變成世界一線的潔淨河流。赫特福德大學水域生態學家 Veronica Edmonds-Brown 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細述當中的歷程。

1957 年,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宣佈,由於污水和工業廢料造成的嚴重污染,泰晤士河已經「在生物學上死亡」(biologically dead),河道的氧氣含量下降到不適合魚類生存的水平,而且河水臭氣熏天,大大影響居民生活。不過到 2010 年,泰晤士河就贏得 Thiess International Riverprize 大獎,其河道修復工作得到世界環境學家肯定。當年,泰晤士河孕育了 125 種魚類,包括三文魚、龍脷等;2021 年,專家更在河道統計到 2,866 隻灰海豹和 797 隻港海豹。

繪於 1858 年的諷刺漫畫「泰晤士河父親向倫敦女士介紹他的孩子」,三人分別是白喉、淋巴結核和霍亂。 圖片來源:The Cartoon Collector/Print Collector/Getty Images

泰晤士河全長 229 英里,由告羅士打郡的肯布爾村(Kemble),向東流至雅息士郡的濱海紹森德市(Southend-on-Sea),再匯入北海,沿途會經過英國首都倫敦。自中世紀以來,泰晤士河就要承受極為龐大的人口壓力,成為天然的廢污水渠,堆滿糞便和垃圾。有些支流因為惡臭難當而要被人工覆蓋,例如倫敦最大的地下河弗利特河(River Fleet)就在 19 世紀初被掩蓋。1858 年,泰晤士河傳出「大惡臭」(Great Stink),迫使很多人逃離倫敦。

傳奇的土木工程師巴素夕(Sir Joseph Bazalgette)在河岸兩邊修建排污網絡和截流管道,大大改善泰晤士河水質,當中很多設施沿用至今。不過二戰期間,一大部分的排污網絡被摧毀,令污水再次直接倒入河道。另外,泰晤士河流經倫敦的部分會變慢和寬,使沙石很容易沉積在河床之上,包括一些來自公路和工廠的有毒重金屬,殺害了不少微生物。在 50 年代,專家調查倫敦泰晤士河其中 69 米的部分,當中完全找不到魚類生物,於是得出「在生物學上死亡」的結論。

自此,英國政府大力投資改善水質。在 1961 年至 1995 年,政府多次立法提高水質標準。1976 年開始,所有流入泰晤士河的污水都要預先經過處理。戴卓爾夫人時期的私有化改革,促使「國家河流局」(National Rivers Authority)在 1989 年成立,引入全新的生物監測體系(biotic monitoring)。管理人員會統計河流沿岸的大型無脊椎動物數目,如蜉蝣、蝸牛和水甲蟲等,每種生物各自代表一個分數,該生物所需的溶解氧愈多,就代表愈高分,反映河流健康。

1989 年,時任環境大臣彭定康與克里克豪威爾男爵(Baron Crickhowell)在泰晤士河上遊船經過西敏宮;月前國會剛通過「1989 水法案」,成立國家河流管理局監測地區水質,直到 1996 年管理局併入環境局,男爵都是惟一的主席。 圖片來源:Fiona Hanson – PA Images/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在 1980 年代初,泰晤士水務局(Thames Water Authority)開始安裝大型充氧器(oxygenators),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並在 1988 年和 1999 年進行大規模更新,以養活更多魚群。在 1967 年,比目魚成為首款重返泰晤士河的魚;到 80 年代安裝充氧器後,三文魚也回歸河道,令保育學家為之振奮。1990 年代,英國經濟不景氣,很多工廠結業,卻變相令更少工業廢料排入泰晤士河。到現時,除了約 125 款常規魚類,河裡偶爾還會見到海馬等海來品種。

泰晤士河水質遠勝從前,但仍要面對很多環境問題。過往流入河道的重金屬,可能會依附於泥土數十年,危害河中生物。另外,現時技術並不能過濾微塑膠和二甲雙胍(Metformin)等水溶性藥物,專家仍未掌握這些物質會如何影響河道生物。而且,現時倫敦水利系統的設計本來只應付 500 萬人口,但現時大倫敦人口正迫近 900 萬大關。倫敦市正在建設 25 公里長的「超級下水道」(super sewer)以應付人口壓力,預計將於 2025 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