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甚麼情況下,專制國家的在野黨更容易被招安?

A+A-
2015 年,土耳其反對黨民族主義行動黨在大選中表現不佳,領導人巴赫切利(Devlet Bahçeli,左)轉而支持總統埃爾多安(右),直接導致黨內分裂;圖片攝於 2018 年。 圖片來源:Kayhan Ozer/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在民主化過程中,反對黨會扮演重要角色,如號召民眾,組織社會運動,思考替代政制方案,以及與建制精英談判。要阻擋民主化浪潮,專制政權就要思考如何與反對黨打交道,有執政者會選擇鎮壓,有的則嘗試招安,很多時候兩套方法會同時並行。哥德堡大學政治學家 Berker Kavasoglu 就在學術期刊 Democratisation 發表研究文章,論證在甚麼情況下,專制國家的在野黨更容易被招安。

這次研究透過 V-Dem 數據庫,追查了 1970 到 2019 年期間,來自 63 個「選舉式專制政體」(electoral autocracties)共 316 個在野黨的數據。Kavasoglu 把在野黨界定為在法律制度下,完全獨立於執政黨的政黨,又把招安(co-optation)定義為四種情況:一、加入執政黨主導的競選陣營,例如馬來西亞的馬華公會;二、有在野黨成員加入執政黨內閣;三、為執政黨助選;又或者,四、在議會為執政黨提供支持,例如 2000 年後的俄羅斯自由民主黨。

在接近 50 年的研究年期中,Kavasoglu 錄得 233 宗招安事件,而且總體呈上升趨勢。當中以 1990 年代到 2000 年代增速最快,主要因為冷戰結束後,亞撒哈拉地區、東歐和中亞地區都陸續開放多政黨選舉,執政陣營更傾向以招安方式吸納反對勢力。Kavasoglu 之後透過層次邏輯迴歸分析(hierarchical logistic models)了解令政黨容易被招安的因素,過程中也計算了選舉制度設計、國家經濟模式、是否單一種族或宗教政黨等潛在的干擾因素(confounding variables)。

Kavasoglu 共提出三道假說。第一假說,是組織架構較具規模,就更難被招安。如果政黨網絡遍及全國各地,又與社區組織緊密合作,就更有本錢動員群眾,亦較有能力在獨裁體制下生存,自然缺乏動機作出妥協。第二條假說,是如果政黨的決策權相對分散,領袖就要面對更大的黨內制衡,也難以隨便代表所屬政黨作出妥協。第三條假說,是在野黨與執政黨的意識形態分野更鮮明,被招安的機率亦較低,因為在野黨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例如失去市民支持)。

根據統計分析結果,Kavasoglu 提出的三條假說都大抵成立,組織架構規模、決策機制分散度,以及意識形態差異程度,三者與被招安機率的關聯皆十分顯著。他指出,政黨是否打著單一種族或宗教旗號,對結果影響並不大,唯一例外是馬來西亞的馬來西亞伊斯蘭黨明顯更不容易被招安。不過,結果顯示國家經濟狀況也可能影響政黨被招安的機率,只是其作用在統計學上不及政黨組織因素顯著。Kavasoglu 估計落後國家的在野黨缺乏資源,生存壓力更大,更有動機被招安。

Kavasoglu 又指,現時委內瑞拉、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專制國家,即使面對種種管治挑戰,依然可以大權在握,其中一個原因是得到部分在野黨領袖的支持。而其他文獻也指出,當權者如能招安在野黨,就更有能力避免民間出現集體行動。學者如能了解招安機制,將有助理解民主化的進程。Kavasoglu 補充,這次研究是第一個跨國政黨層面的量化研究,但未來或者要進行更多個案分析,才可以確立招安現象背後的因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