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作為方法 —— 記白雙全導賞「藝術有匙」展覽暨業界交流會

A+A-
圖片來源: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
文:吳芷寧

來到「藝術有匙:開啟 SEN 孩子的感官宇宙」展覽,場景熱鬧。浩大的陶泥島嶼立在展場中央,無數小孩在各處即場創作。有的在專注搓泥團,有的拿著展場提供的彩色膠紙往地下貼。一切自由隨興,又依然配合展覽方向。數小時後,計劃藝術顧問白雙全的「勁拖時間導賞團」完結後,再回望展場,各個角落又新增了一些作品。這是一個面貌持續改變,作品在持續形成的互動式展覽。

是次展覽由藝術家白雙全及梁展峰聯合策劃,設計師淡水負責視覺設計,可謂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推行 3 年所累積的成果。唯白雙全指,與其說是成果展,其實這更是個「作品生成器」。

展覽場地共 3 層,上層呈現課程的結構,不同角落都貼上多個藝術習作的步驟及指引,參加者看完可跟著玩;下兩層則為課程的示範體驗區,小朋友可在更少規範的空間自由創作。換言之,展覽團隊負責的主要是呈現課堂的框架,再給予空間,之後就交給其他人前來參與了。

先讓人對物料有感覺

藝術家和社工 2 個專業,各有關注,可以如何好好協調,幫助常被視為「難搞」的 SEN 學童管理情緒、提升社交技巧和成就感?此中的協調是這個計劃花了甚多心力的關節點,也是計劃上最為人稱道的地方之一:其中心思包括藝術家為社工設計的培訓環節。

展場入口附近的桌上,放著數十項物件,如有橡筋、小石頭、具凹凸坑紋的玻璃樽、一排以膠盒盛著的雞蛋、梳子等,各有不同形狀、質感、聲音和象徵意義。白雙全向導賞團參加者發問,如果選一物來做個 15 分鐘的情緒抒緩練習,你會選甚麼?白雙全解釋,這些物件正是社工培訓環節所用到的,他們冀讓社工先有足夠時間探索物料,培養他們對物料的觸覺,之後才再讓他們按照具體情境設計課堂。

白雙全舉例說,有社工收到的情境,是要以一包陶泥及一個紙盒,為 7 個不喜說話的怕羞 SEN 小孩設計課堂。社工們於是把紙箱切成一半,再各切成 4 份,如此,8 部分都由 3 個介面組成。他們邀請這班孩子圍坐在桌前,把紙箱凹入去的虛位面向自己,在那猶如小小屏障般的空間裡創作,顧及到孩子的私隱及安全感。下一階段,才將紙箱向外轉動,才向他人展示成果,讓孩子坦露自己。而當紙箱向外,在視覺上便已自動連在一起,整體感也就浮現出來,孩子們的溝通也就容易發生了。

「這便是用視覺去帶孩子進入課堂,而不是靠講的」,白雙全讚賞社工們的心思,點出這正是計劃核心。

圖片來源: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

以觸感和視覺主導課堂

放置在展場中央的陶泥島嶼,觸目全場,可謂計劃最成功的課程 —— 陶泥課的其中一節「一個關於我們的島:____ 島」。課程由白雙全及陶藝家黃美嫻共同設計,參與社工於 3 年間開課逾 50 次,好評如潮,體現的正是上述的計劃思路。

可是最初以陶泥為學習媒介,也不是沒有困難。若孩子以沾滿泥漿的雙手在房間亂摸,那怎麼算?這種「避免麻煩」的考量,解釋了為何通常社工設計的課堂,藝術媒介都比較簡單,例如總是強調治療感、幸福感的和諧粉彩,但求讓小孩安靜下來。那若仍想使用陶泥,秩序的問題可怎樣解決?計劃給出的方案仍是:「視覺藝術」。

白雙全解釋,陶泥之好,是它必然為孩子帶來鮮明的觸感經驗。濕滑的泥漿黏住雙手,或讓人興奮,或黏著不舒服,物料本身已「lock 住他們了」。加上在陶泥課上,導師會先請孩子大力撻泥團,把身體能量轉移至泥團,變成可見的形狀。有了形狀,也就有基礎促進聯想。孩子繼而需在大紙箱上撻上泥團,鋪成陶泥島嶼,並捏造其上的建築物、公路、人與動植物,製造情境。「當那作品規模夠大,大到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參與一件大事,小孩的注意力自然會被吸引過去了。」白雙全指,這正是在善用物料和視覺藝術的特點,所以作品份量上夠大是非常重要。整個流程首先是情緒調節,再用泥團激發想像力,繼而進入集體創作。

白雙全再帶大家前往「撕紙拼小狗寵物公園」展區。設計該課堂的思路跟陶泥課相似。課堂邀請孩子把色紙張撕成不同大小,再將紙塊平均鋪滿房間,各紙不可重疊;孩子需在紙上寫上數字 1 至 4;把相加為 9 的色紙聚合起來;再把每堆紙砌成 1 隻小狗,貼妥並繪上特徵;最後用剩餘的紙張圍成大圈,帶狗隻進入公園嬉玩。

白雙全仔細解釋,請孩子撕紙,把自身的能量傳給紙張,跟搓泥相似,無技術可言,本身就有「warm up」和「cool down」的作用,而在撕的過程中,孩子望見形狀、聽到聲音,人跟物料就開始建立關係。將紙張不重疊地鋪在地上,是想讓孩子看到色塊由身邊擴散出去,「這也是個視覺 driven 的過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 build up 個空間。」「那當孩子和物料、空間都建立了關係,不再感到陌生,個人就 ready 了。」到把「9」聯想成「狗」,有點無厘頭但又 make sense。「這中間有跳躍,跨越到就成為創作。」

圖片來源: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

成功關鍵是簡明的流程

這類帶點無厘頭但又有趣好玩的創作點子,擺滿全個展場。過去 3 年,這些創作指引都由藝術家設計,社工則負責在課堂執行,按孩子的特質及現場情況調節。

有導賞的參加者表示,當坊間對 SEN 孩子常下直接指令,要求他們不能做某事,必須乖巧跟從指引,「但在這裡,倒是思考怎樣的活動才會吸引到他們,讓他們有自發的學習」。她指這強調「allowance」和「自發」的教育進路,已遠不只適用於 SEN,更是所有人都需要。是次展覽吸引的,其實也包括成年人,如她自己也想去玩。她再問到,除了成功的部分,計劃又曾遇上甚麼困難?

作為計劃經理的社工梁惠茹(Paisley)指,藝術家與社工要配搭得宜,的確不容易。他們試過請社工設計課程框架,請藝術家「fit in」,但這樣藝術家便無空間發揮;亦試過請藝術家自行設計並帶領課堂,但結果藝術家無法控制現場狀況,難以讓孩子專注下來,於是才調節成現在的協作版本。

「當流程和目標訂得清晰,社工就可按現場情況自行調整了」,Paisley 強調,若有孩子不想觸碰泥團,而社工知道觸感是課程重視的感官經驗,能促進孩子的想像,便會先鼓勵孩子試用手指觸碰,不行才帶手套或改用竹籤。亦另有社工煩惱於開組房間的間隔窄長如走廊,後來藝術家靈機一觸,就將原先向上發展的陶泥島嶼,改成橫向伸延的公路,就營造出相近的視覺震撼效果。

白雙全再補充,流程需要寫得清晰簡單,是基於他深深明白到,社工在課堂上不僅要處理流程,還得處理 SEN 孩子的各種反應和情緒。「比如有孩子突然把紙張全拋上天,那怎麼辦?我們要讓社工腦裡有足夠的空間處理孩子的狀態。」是以曾有藝術家講究「fine art」之「fine」,把課程設計得複雜,指引亦寫得鉅細無遺,反倒增加了社工執行課堂的難度。他們亦試過在聲音藝術的課玩電路板,但駁通電線的技術太繁複,社工最後難以自行執行課堂流程。

白雙全如是總結課程的成功關鍵:一、媒介的技術難度低;二、藝術家寫到簡明清晰的指引,讓社工承接得到。

家長:計劃思考的正是家長們時刻在想

導賞之後還有交流環節。是次導賞除了對公眾開放,亦邀請了不少相關持份者,包括 SEN 家長、大學教師、社福機構服務督導等。身兼 SEN 孩子家長的藝術家高文灝,過去 3 年跟白雙全緊密合作。他表示,過去自己常苦惱「究竟我們的孩子有甚麼可以玩呢?」當傳統養育小孩的方法根本無法派上用場,要培育 SEN 孩子,便得有「創意」,換句話說便是無一特定方案,一切方法有待探索。是以這 3 年間,他喜見有人願意走進這圈子帶來新的衝擊。他形容計劃「不怕失敗的不斷試」,持續摸索「有甚麼適合 SEN 孩子表達?有甚麼可讓他們更多發揮?」「這正是我們這班家長時刻在想的。」

另一名育有 SEN 孩子,而表示自己本身亦有亞氏保加症和 ADHD 的家長則表示,展覽讓她感動。她深感受到主流的藝術課程都以呈分試為核心,講求技法,成績都是催谷出來的。SEN 孩子若畫出「不是正路」的東西,更容易被責怪。但在這展場,孩子可攤在地下玩,各種創作方式都被容許,她在那份互動中感受到自由和接納。

中大藝術系榮休教授陳育強則指,他理解計劃為甚麼把創作步驟思考得那麼仔細。「那些很日常的小事,如用刀切落一物件的質感,全都是 sense。當我們平日忽略它們,它們就會僅是功能性的。但當重視這些細節,將這些原始的經驗重提於人前,讓人可認知它們,就有機會產生價值。」他理解,這正是藝術家的能力。在一個大多人沒 sense 的社會,當藝術家對生活細節有感覺,就可為「為孩子提供另類選擇」。

「無事無事研究所」的共融設計師梁雯蕙則表示,日本和台灣對 SEN 孩子的培育都較成熟,如今終於在香港見到具規模的 SEN 藝術展覽,讓孩子們被看見,她很觸動。

圖片來源: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

藝術在限制中的力量

近 3 小時的導賞和交流,白雙全攤開插畫家 Miki Ho 為計劃手繪的大地圖作結。地圖接近 65 乘 65 厘米,描繪的是 12 個不同創作媒介的課堂面貌,介紹了參與計劃的 17 位社工及 19 位藝術家、策展人、插畫家,當中還有由白雙全化身而成的 12 件工具,包括海綿、膠紙、水桶、錫紙等,工具上留有白雙全容易辦認的眼鏡和鬍鬚。白雙全邀請大家即場玩個遊戲,找出這些工具。

藝術被工具化,總是大忌,會限制了創作的可能性,但白雙全這 3 年對此倒有另一番深刻體會。「我最想這計劃能擴充大家對 artist 的想像,甚至我都不介紹自己變成工具讓人使用,但最想大家用得來,也發現到這些工具本身可打開的想像力。」

怎樣在各種限制之中,呈現到藝術最大的可能性?更可讓藝術回應到不同 SEN 小孩子的多元需要?這是白雙全及團隊在這 3 年的提問,且希望在展覽完結以後,還有機會問下去,延續計劃成果和探索。

新書推介

「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歷史的靈光一閃
如何迸發香港複雜而多重的可能性?

2020 年 CUP 出版首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所謂的 100% 不是一個圓滿的盡頭,中間可能藏著各取所需、各執一詞的 100%,香港亦是這樣碰撞而生的。這書想捕捉的,就是歷史靈光一閃碰撞的瞬間,並把各人眼中的 100% 展開:

九龍市區的發展和規劃,原來受惠於葡萄牙人?
在越南史家眼中,香港曾經是越南趙朝一部分?
香港接受過美國經濟援助興建村落?

最後,香港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我們眼中的香港是不是 100% 的香港?就讓這本書補上我們沒有遇上的香港。

編著:CUP 媒體
書名: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插畫:麥東記
售價:港幣 148 元
ISBN:978-988-79700-6-4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