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學習帆船,重新審視和大自然的關係

A+A-
2018 年 6 月 30 日,布魯內爾隊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環球帆船賽獲勝。 圖片來源:TasfotoNL/Shutterstock

記得 2018 年初,我為電視台節目做了一個帆船的專訪。那年的環球帆船賽(Volvo Ocean Race),香港是其中一站。有趣的是,那年我到訪海牙,而海牙是當年賽事的最後一站,於是便碰上環球帆船賽的活動,延續了我與荷蘭的緣分,從此,它亦成為了我喜歡的荷蘭城市之一。當時我很有感覺,那次的荷蘭之行,是我給自己再短暫地當留學生的小冒險及體驗,然後想到年初才在香港的工作遇上這賽事,現在卻換一個身份及城市,意外地碰上同一場合,是很特別的緣分。

及至去年奧運前,我為電視台節目做了一系列港將前瞻,其中一集的主角是洛雅怡(Stephanie Norton)。這些是我跟帆船這項運動的一些小交集,直至最近,我才跟朋友兼隊友 Nia 真正地去 sailing 一下。

不打算寫太多技術和知識上的帆船資訊,畢竟我只是體驗,所知皮毛也不好班門弄斧,何況大家想知得詳細,也可以自己查看資料,甚至報名參加。不過說實在,帆船帶給人的感覺,雖然不盡相同,但相信總是別有風味。

我常提倡「#沒有比運動更好玩地看世界了」這 hashtag。哈哈!當然,大家各有所好。不過著實,就算是運動的世界,本身不同的項目也在體現著各樣的特質、風格、感受,甚至人性。

帆船是一個跟大自然非常有連繫性的運動。我想,不只是因為它運作本身非常倚賴大自然,就連參與者本身,也必須跟大自然連繫得上 —— 或許不是去征服大自然,也不是去臣服於大自然,而是兩者如何成為彼此的一部分,共存著,也交織出一些可能。

要學會帆船運動,少不了學習閱讀天氣、觀察水流風向、注意環境變化、清楚自己及船隻的方位等。像我們之行,船長甫開始便跟我們說,除了進出港或必要時之外,我們盡量不開引擎,主要是升帆後,我們便要因應大自然的狀況航行。

大家也知道,大型的帆船是團隊的合作,除了船長,掌控船的舵、調整主帆前帆等,都有船員各司其職。有時帆船體驗中,新手就算連以上的工作都不碰,也要負責利用體重去配合走位,以平衡船隻。當然,筆者和友人今次也積極幫忙參與不同崗位,這樣才是真正學到這項運動!所以,雖然帆船本身有它的器材和工具,也需要一定的資本,但某程度上,帆船也給人一種非常「自然」,靠風靠海,也靠自身力量的感覺。

另一印象深刻的是,由於我們堅持盡量不開引擎,時常就會看到有其他船隻快速超前我們。它們打起的大浪也往往令我們要使勁定住。又譬如在回程時,我們動了曬了一天,也難免「歸家心切」,看到其他開著引擎的船隻呼嘯而過,我也打趣說:「他們又開外掛!」但有趣的就在這裡,我們平日習慣了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力量,然而在海上跟大自然當了一天的夥伴,我們也好像甘心並樂意地接受自然才是我們的力量,其他的人造科技才是不自然,是「外掛」。

又想起跟船長和大夥兒聊起的一番話,說到現在大家流行玩的 wakesurf、wakeboard,不是常倚靠快艇打出的船尾浪去玩嗎?其實這樣就已經消耗了許多能源,忽略了大自然本身可以帶來的力量,也可能對環境造成了傷害。想玩類似的,也可以去夠浪的地方衝浪。如果不是在學習或實踐感受大自然,這些一般也很容易被忽略。

航行路長,途中大家談天說地,我也「職業病」使然,多了解如何欣賞帆船比賽。除了看速度技術外,船長也說可以看戰術,船隻如何搶位,如何令對手跌入要執行一些耽誤時間的「懲罰」動作等,都是功夫。不過說來,賽跑創紀錄也要看有沒有超風速,帆船運動也難算甚麼個人最佳成績(Personal Best),畢竟今日的風和海跟昨日的也不同,套用船長一句:「沒甚麼與昨天的自己比較這樣的說法。」

我想,這次學習帆船,本身除了是享受了好陽光、好風光、跟友人兼隊友在球場外再有體驗外,也是很好的一課,讓我再次重新審視和大自然的關係 —— 說的不是在船上凝視著粼光發白日夢之時,而是忙著幫忙操作及學習的過程,反而是跟大自然最強烈和直接的對話。如果自然和生命本身已經是力量,我們何必老是外求?

說到荷蘭,也想念著那邊了,還有四處走以運動看世界。日子被疫情耽誤,但步伐沒有停下,相信現在的我們,又有新的眼睛和更多的智慧,去看這個世界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讀社會學的多棲體育人,媒體和企劃創作人,體育節目主持兼旁述、司儀,曾主持 2020 東京奧運直播和其他不同節目及活動;軟式曲棍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亦從事文字工作,兼任講師;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帶著「漫遊者」的目光,跟大家用不同角度認識體育,也從體育走出去探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