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困的不丹,還能幸福嗎?

A+A-
圖片來源:Sergi Reboredo/VW Pic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當年不丹引入「國民幸福總值」概念,以追求集體快樂為發展之道,令外界趨之若鶩。然而,不丹夾在中國與印度之間,近年成為兩國衝突的磨心,未如想像般與世無爭。「德國之聲」日前報道,貿易逆差擴大加上進口成本持續上漲,令國內經濟問題惡化。世人眼中的人間樂土,正面臨最現實的挑戰。

受全球經濟放緩及鎖國抗疫打擊,不丹的供應鏈遭到重創,中小企苦於維持生意。印度尼赫魯大學南亞研究教授 Sangeeta Thapliyal 指出,當地現況不至於和斯里蘭卡相提並論,但確實面臨類似困境。「烏克蘭戰爭令情況更趨嚴峻,尤其是汽油價格飆升。不丹亦像其他國家般,出現通脹、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

多名專家更指,美元強勢,不丹貨幣努爾特魯姆掛鉤的印度盧比卻在貶值,導致進口成本上漲,不利這個極為依賴海外產品的國家。有工商會高層透露:「印度限制小麥出口,令人愈發憂慮本地價格會進一步上升。有人擔心食品供應問題。」財政部長 Lyonpo Namgay Tshering 日前亦公開表示:

我不能說沒有經濟危機威脅,也無法說我們並非處於危機中。同時,我不可說我們過得安逸。

Tshering 最近提交的財政預算顯示,不丹錄得史上最高財政赤字,達到 2.83 億歐元(約 22.4 億港元),佔 GDP 的 11.25%。而據不丹皇家金融管理局上月公佈數據,外匯儲備從 2021 年 4 月的 14.6 億美元,大幅縮減至 12 月底的 9.7 億美元,外債總額則從疫前的 27 億美元增至 32 億美元。

不丹少了外國遊客,加上供應鏈受影響,小本生意愈來愈難經營。 圖片來源:Sergi Reboredo/VW Pic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不丹仍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以滿足 14 個月的必需品進口,但當地報章 Kuensel 的行政總裁 Ugyen Penjor 認為:「我國依賴進口,故需開始關注其他產業及重新制定政策,以帶來收益,振興經濟。投資新農業技術可以是個開始。」Tshering 則表示,政府不贊成禁止進口,但會盡最大努力協助保護外匯儲備。

如今不丹仍著重於水力發電及旅遊業,靠兩者帶來外匯收益,製造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則停滯十多年,令其經濟結構易受衝擊。特別是疫情之下,旅遊收益劇減。不過,當地將於下月重新對海外旅客開放,並把向他們收取的可持續發展費,從以往每人每晚 65 美元增至 200 美元,或能幫補不少。

部分人則憂慮,印度作為不丹最大的出口市場、最重要貿易夥伴及最大外國投資者之一,長期經濟危機或使兩國的聯盟關係惡化,令中國得以利用。Thapliyal 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必須幫助擁有特殊關係的不丹。長遠來看,一個有能力幫助不丹面對經濟挑戰的印度,可使雙邊關係保持強大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