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拔尖技術,SONY 強攻千億機械人市場

A+A-
置於建築工地中進行移動實驗的 SONY Tachyon 機械人。 圖片來源:Sony – Technology/YouTube

根據富士經濟預測,協作式機械人的全球市場規模,在 2030 年將會較 2021 年增長 1 倍,將近 6 萬億日元。尤其在醫療、建設和救援等業務的服務領域上,協作式機械人的研發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相關領域中應用最成熟的當屬移動型機械人,其中最知名的品牌是 SONY 自 2015 年開始設計構思的 Tachyon 系列。以目前機械人的乘載重量來說,Tachyon 3 為 20 公斤,比起能載歌載舞、全球知名的美國 Boston Dynamics 的機械狗 Spot,還能再多負重 6 公斤。

2021 年發表的 Tachyon 3 有 6 隻腳,是從前兩代的 4 隻腳機型演變而成。機械人同年 12 月已在建設工地展開測試,未來開發目標是攀登上移動技術的最高峰,讓它們在人類無法涉足,例如高熱、高壓的極限空間中移動。

機械人中的核心技術為雙向控制系統,意味著不單由人類發號施令,透過遠端遙控將指令傳達給機械人,機械人也會將資訊回傳給下令者。

SONY 的機械人開發總部,是一個稱為 Tokyo Laboratory 24 的研發中心。在此研發的三個重點技術,涵蓋多腳型「移動機械人」、醫療用「精密雙向控制系統」,和能抓取不明物體的「機械手臂」。成敗關鍵,就在於獨家開發的驅動器和感測器。

SONY 的研發團隊希望以大量感測器,模擬人類皮膚的功能。 圖片來源:
Sony – Technology/YouTube

SONY 寄望以自家的感測器檢測技術,先應用在遠程操作機械人的精密雙向控制系統,最終能應用在手術等醫療技術。相較於傳統醫療機器人,雙向控制能將機械人尖端的觸感,回傳給控制端,具有力量感知回饋機能。

例如,知名的手術輔助機械臂達文西,出自美國直覺手術公司(ISRG),尚未裝載雙向控制機能。有醫生反映,使用達文西難以掌握手術的實際感覺。

SONY 開發負責人表示:「有可能可以將其普及,用於治療人體脆弱組織的手術上。」如此一來,無論雙手靈巧與否,都可以進行精密操作。就連名醫精湛的「上帝之手」,也可能透過機械臂重現。

而 SONY 的獨家機械手臂,即使是不明物體,也能夠以纖細的力量持續緊握。雙手之所以能緊握物體,是因為皮膚能感覺到物體,施加恰到好處的力道避免物體滑動,同時也能偵測到是否即將掉落。雙手抓不住的物體,通常也是從皮膚接觸點開始滑落。SONY 希望以大量感測器,來模擬皮膚的功能。

若能以最小力道握住東西,就連易碎物和食物也能搬運。開發負責人滿懷期待表示:「也許能應用於護理現場,或在物流倉庫的負責揀貨。除了自主移動外,機械手臂也可能透過遠程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