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切萊特:從獨裁倖存者,到掌管聯合國人權事務

A+A-
8 月 25 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舉行任內最後一場記者會。 圖片來源:路透社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上週卸任,她在訪問中回顧這 4 年任期,強調自己從不忍氣吞聲,其硬朗性格可能因年輕的創傷經歷而起 —— 她與家人曾被智利軍政府逮捕,20 歲時受過酷刑拷問,反獨裁的父親被虐待致死。這個烙印伴隨她成長,使她堅定政治信念,當選智利首任女總統,並出任聯合國公職。

1973 年右翼軍事強人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發動武裝政變,推翻民選左翼總統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作為空軍軍官的巴切萊特父親艾伯托(Alberto Bachelet)卻堅持效忠阿連德,拒絕參與政變,結果全家被拘捕。

童年時代的巴切萊特(左)與父母及哥哥的家庭合照。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當時巴切萊特年僅 20 歲,與身為考古學家的母親傑里亞(Angela Jeria)及父親艾伯托,一同被關押在惡名昭彰的政治犯扣押中心 Villa Grimaldi,三人遭受審問期間同樣受酷刑虐待。根據「德國之聲」(DW)報道,巴切萊特曾經憶述:「他們為我戴上頭套,威脅我、毆打我,但我倖免於電擊酷刑。」其父卻沒那麼幸運,在持續的酷刑虐待下身亡。

這段不能磨滅的創傷經歷,成為巴切萊特一生的陰影。她與母親獲釋後經澳洲逃難,目的地竟然是共產鐵幕下的東德,這個選擇與冷戰「非左即右」的形勢息息相關。當時社會主義國家都視阿連德為同道,一致譴責右翼政變,其中東德對智利許下的承諾最大,接濟數以千計難民。東德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女婿更是智利裔,把接收智利難民視為頭等大事。

巴切萊特就此在東德渡過 5 年,在東柏林洪堡大學習醫,成為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和兒科醫生,並生下首名孩兒。巴切萊特後來憶述,她在東德意識到工作意義和效率的價值,學會必須對國際社會保持開放態度。她在 1979 年重返智利,加入智利社會黨,但基於政治原因,她必須放棄繼續行醫。

「不要視人權是理所當然」

1990 年皮諾切特獨裁統治結束,巴切萊特加入衛生部工作,政途可謂相當順利,2000 年升任智利衛生部長,兩年後轉任國防部長,2006 年成為智利首任女總統。執政期間,巴切萊特推動軍隊內部的民主改革,但她拒絕以英文 Reconciliation 描述軍民和解,反而主張用西班牙文 Reencuentro 一詞,其中有軍隊與人民「重遇」的意思,強調彼此嘗試接觸時,依然保持審慎態度。

2006 年巴切萊特競選總統期間與支持者會面。左至右分別是其母親、哥哥、巴切萊特本人及其兩名女兒。 圖片來源:Gilles BASSIGNAC/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巴切萊特是社會主義者又是無神論者,對獨裁統治深惡痛絕。在首個總統任期內,她改善公共醫療制度、推動對貧困家庭的福利計劃、把離婚合法化、發起掃除文盲運動,任內經濟同樣蓬勃發展。她相當在意成立智利人權博物館,以記錄皮諾切特的獨裁統治罪行。

由於憲法不容許總統連任,2010 年巴切萊特在高民望下卸任總統,4 年後捲土重來,再次贏得總統大選,但這次卻因為兒子的貪污醜聞而蒙上陰影。縱然她在任內成功推行多個計劃,如改革墮胎法、取消學費、同性婚姻合法化、授予同性伴侶收養權,並且保障智利原住民權益,但醜聞陰影下,她始終得不到大部分智利人民信任。

無可否認,巴切萊特的政治取向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相對著重政治原則,以致其在 2018 年獲委任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時,國際輿論普遍都反應正面。其短短 4 年任期日前剛過去,巴切萊特接受訪問時以平常心總結:「一如人生,總有好壞,你必須學會同時應對。」

她形容,執掌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有時是相當矛盾的任務」,既要為「無聲者發聲」,又要在最高級別外交場合與無情的成員代表周旋。但正如酷刑未使她忍氣吞聲,她亦坦言自己從未因位高權重而選擇沉默,並且忠告我們:

不要以為一切都是必然,正如沒有人會意料到歐洲爆發戰爭,現在有了;我們以為人權是理所當然,其實不然;我們看到那些總是談論人權的國家,實際上不一定尊重人權。我會說這是一場持久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