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市民如何迎接重光一刻?

A+A-
烏克蘭東北部城市伊久姆重光後,一名母親帶同兩名兒子在街上合照。 圖片來源:Juan BARRETO/AFP

烏克蘭戰事近日取得突破,烏軍成功光復東北部大幅領土。有迎接重光的市民憶述俄軍慌忙撤走的亂狀,但不少人對淪陷經歷猶有餘悸,有留守當地的市議員推斷有近萬人遇難,相信戰爭罪行將陸續水落石出。

烏克蘭軍方消息指出,在東北部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附近,烏軍在 24 小時內光復 20 條村落,重奪超過 3,000 平方公里領土。就連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王牌節目亦承認,俄軍在烏克蘭前線受挫:「在哈爾科夫前線,情況特別艱苦。在敵軍猛烈進攻下,我軍寡不敵眾,被迫撤退到之前被解放的城鎮。」

在曾經充當俄羅斯補給樞紐的烏克蘭城市庫普揚斯克(Kupyansk)和伊久姆(Izyum),俄軍落荒而逃。法新社記者在伊久姆發現,當地仍有巨型招牌寫著「我們都是俄羅斯人,是同一民族」,並印有俄羅斯國旗。61 歲居民 Nadiya Nesolena 坦言:「目睹烏軍入城都淚流滿面,已經等了他們數個月了⋯⋯ 現在相當高興。」她形容淪陷時期飢寒交迫,還不時受炮彈攻擊,可幸是她的住所有地牢,亦有足夠儲糧。

9 月 11 日烏軍重奪伊久姆後,發現俄軍遺下大量坦克及裝甲車,市內有廣告牌貼上政治海報,上方印有俄羅斯國旗及寫有「俄羅斯!」的口號。 圖片來源:Laurent Van der Stockt for Le Monde/Getty Images

在東部戰線重光小鎮扎利茲尼奇涅(Zaliznychne)中,鎮民 Dmytro Hrushchenko 向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戰地記者 Debora Patta 描述光復時刻:「當時俄羅斯人在這裡,突然間瘋狂大喊大叫,然後急急逃跑,駕駛坦克撤退。」由於俄軍通常是倉皇撤離,大多未及毀屍滅跡,所以每每留下有待調查的犯罪現場,譬如是有待挖掘的亂葬崗。

伊久姆市議會副主席 Maksym Strelnyk 向「基輔郵報」(Kyiv Post)指出,估計最少 1,000 名市民遇害,仍然有待當局搜證。不幸的是,「在 3 月期間,俄羅斯佔領軍破壞所有醫療設施,以致醫療資源非常有限,佔領者又洗劫所有的藥房」。基於戰時市民無法得到所需的救治,所以有理由相信,實際遇害人數只有更多。

如今城內市民只餘下 1 萬左右,是戰前人口的 5 分 1。市內房屋、公寓大廈、商店、兩座橋樑、一所學校和一座教堂,如今全數被毀,更重要的供暖系統也被俄軍破壞,以致市民要在缺乏基建的情況下,互相扶持迎接凜冬。

「想成為下個重光的城市」

至於南部戰線,烏軍最近同樣取得進展,在部分地區推進數十公里。烏克蘭城市赫爾松(Kherson)附近村落新沃涅先克(Novovoznesenske)本月初重光,50 歲村民 Natalia 向英國廣播公司(BBC)戰地記者 Orla Guerin 指出,當地本來只是平靜小村,直到 3 月 29 日俄軍突然攻佔。他們不是破壞,就是搶掠,奪去大量民脂民膏,甚至連叉子和勺子,還有領取著退休金長者所穿的鞋子都不放過。她形容俄軍是「烏合之眾」、是法西斯主義者。

她又描述,9 月 2 日突然有軍隊入村,由於村民無法分辨敵我,大多走入地牢避難,直到他們聽到軍人以烏克蘭語大喊:「還有人活著嗎?」他們才安心確認是烏軍,紛紛重返地面。她說:「我都不知道要如何反應,應否上前擁抱,抑或握緊他們的手?於是我伸手觸摸他們。我真的很高興。」

在俄軍仍然佔據的烏克蘭城市赫爾松,有居民聯絡到 BBC 記者,指出隨著烏軍在東北部戰線報捷,過去兩三天,俄軍行事轉趨低調。「他們較少於咖啡店和餐廳出沒。如果有街頭巷戰,情況將會非常危險,有需要的話,我會在地牢避難數天乃至數星期。我想見到我們軍隊入城,我想要感謝他們。」

不是所有市民被動地等待烏軍救援,據知當地有地下抵抗組織活動,收集軍事情報,主動交予烏軍。BBC 收到一名抵抗組織成員消息,俄軍正透過偷拍戰略據點的相片,推敲出拍攝位置,再追查抵抗組織成員身份。「他們對靠近戰略位置的公寓展開大規模搜查,過去一星期,當地發生兩宗有人突然在街上被帶走的案件。」

然而,哈爾科夫戰線取得巨大進展的消息,如今已重振城內居民士氣,「許多人都希望,我們成為下個重光的城市」。不過,正如 CBS 戰地記者 Patta 所言,雖然烏克蘭人都為西方軍事援助鼓舞,但沒有人天真以為可以速戰速決,他們無不呼籲西方提供更多重型武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