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產階級正在萎縮?

A+A-
圖片來源:Christof STACHE/AFP

德國從戰敗國變成歐盟最大經濟體,中產階層在這期間象徵社會進步的希望,亦因為他們貢獻一大部分稅收, 普遍也對民主信心較大,有助於確保社會穩定。只是好景不常,如今通脹侵蝕工資,加上能源等價格飆升,教師和公務員等為數眾多的中產人士,生活開始陷入困境,令人憂慮社會衰退,動搖一國之本。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院的計算,在 2019 年每月淨收入介乎 1,700 至 3,100 歐元(約 1.3 萬至 2.4 萬港元)的單身人士,或是 3,540 至 6,640 歐元(約 2.7 萬至 5.1 萬港元)的四人家庭,便是中產一員。經合組織的民調更顯示,73% 德人自稱中產。雖然相信部分人純屬吹噓,但不萊梅大學不平等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的 Patrick Sachweh 指出:「德國中產階層仍相對廣泛,很大部分人屬於此列,或至少勤奮便可達到。」

Sachweh 還表示:「中產階層始終為那些尚未躋身其中的人所渴望,像是人們想要歸屬的社會綜合中心。」然而,經合組織與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的聯合研究指出,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要在中產階層佔一席位愈來愈難」,成功率平均較 1990 年代中期低 10%。整個中產階層也在「縮水」,他們佔人口總收入的比例,從 1995 年的 74% 跌至 2018 年的 67%。社會因而出現流動,惟下流的遠多於上流。

收入追不上通脹,加上能源價格飆升,中產人士也開始要精打細算。 圖片來源:Abdulhamid HoÅbaÅ/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消費者研究學會發現,德人預計未來收入將會更少。科隆社福機構 Diakonisches Werk 和北萊茵-威斯伐倫邦平等福利協會的債務及破產諮詢服務亦留意到,愈來愈多人擔心無法負擔不斷增加的開銷。負責債務諮詢的 Maike Cohrs 舉例:「很多人屬於下層中產,憑其收入可以過得很好,很快卻因帳單、房租、現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能源價格,陷入財務困境。」根據經合組織,2018 年約有 1,800 萬德人為下層中產。

Sachweh 警告:「下層中產人士的平均財富為 40,000 歐元(約 30.5 萬港元),但很多人擁有的或許更少,沒有太多儲備可以用來緩衝加價。」德國經濟研究院一項研究表明,下層中產之內的能源貧窮戶比例,在去年至今年 5 月翻倍,達至略低於 41%。這些家庭將其淨收入的 10% 以上用於能源,如突然要付高額帳單,處境將會相當困難。反觀中層及上層中產,未來數月受能源危機和通脹的影響或會較小。

不過,Sachweh 憂慮作為社會支柱的中產階層,其自信且相對富裕的自我形象,可能會有改變。過往部分中產養成了一種「地位投資」的生活方式,但如今鑑於利率和不斷上漲的價格,投資可支配收入以賺取額外收入的做法,已經不再可取。她建議,中產家庭改為投資教育,把希望寄託於下一代,亦呼籲政策制定者別要忽略中產,應向能源貧窮戶提供具體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