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臭味,我的滋味:何以某些食物極具爭議?

A+A-
多荽還是走荽?口味取決於遺傳,卻也會受後天因素影響。 圖片來源:Ben McCanna/Portland Portland Press Herald via Getty Images

天下之大,美食奇多,偏偏有些東西一端上枱卻叫人吵足半天,爭辯那是佳肴還是垃圾。芫荽、榴槤、臭豆腐甚至乎薄荷味雪糕,此類評價兩極的食物,能令情侶好友瞬間「決裂」,也可使陌生人同聲同氣。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就邀請專家,剖析我們這些愛恨分明的感覺,到底從何而來。

對一款食物產生完全相反的感覺,可以是遺傳作怪。美國費城的生物心理學家 Julie Mennella 表示:「這通常與氣味有關。」她指出,科學家們透過觀察嗅覺受體(olfactory receptors),發現具有 OR6A2 這種基因的人,嗅芫荽時較為敏感,而這影響人們嚐起來的感覺。譬如很多人會說,吃芫荽像在吃肥皂。

佛羅里達大學食品科學教授 Linda Bartoshuk,將這一切歸結到揮發物(volatiles)。此類蒸發到空氣中的化學物質,為進食時產生風味(flavour)的鼻後嗅覺過程一部分。味道(taste)則是簡單感覺,可分為甜、鹹、酸、苦,而所有人的味覺生物學也一樣。「我們都喜甜厭苦。」

背後的生物學原因,Bartoshuk 說早已植根大腦,譬如自幼不愛苦味,因為苦的東西可能有毒,「這是內在防禦機制」。遺傳變異也讓感知苦味的基因發揮作用,部分人或對此格外敏感。惟 Mennella 補充,鍾情或厭惡某種食物,不一定跟對甜或苦有多敏感相關。「加些鹽和糖有助減去苦味。這是烹調定律。」

至於感知風味,則受前述的嗅覺系統左右。當揮發物進入口中,其化合物會在空氣中蒸發,並向上移動到鼻的後部,這個鼻後嗅覺過程助人意識到風味。Bartoshuk 指出:「風味與味道擁有不同特性。」即使味道乃根深蒂固,但是嗅覺,或從朱古力到藍芝士等包羅萬有的氣味,卻是我們可以學習去喜歡的東西。

Mennella 也說:「遺傳不是不重要,但當你是雜食動物,並對這些食物持開放態度,就能學會愛你所吃的。」她又指有研究表明,孩子吃上 8 至 10 口同一種食物,就會較易接受。美食作家 Eric Ginsburg 更自言,隨著時間過去,和多接觸芫荽,就變得能夠忍受。「它仍然叫我倒胃口,但沒以往那樣極度困擾。」

Bartoshuk 重申,口味各異實屬正常,因為「有些是生物學使然,有些是後天習得」。食物相關的心理陰影就往往揮之不去。「你對食物的喜惡,多數建基於身體和進食後發生甚麼,但聯想也可有此作用。」各種文化也會影響人的飲食偏好,像希臘人愛吃橄欖、荷蘭人無「芝」不歡。「當你綜合看當中所有的差異,又怎會沒有愛者極愛、恨者極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