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憶】媽咪麵:大馬文化與日本技術的結晶

A+A-
在馬來西亞梳邦再也超市銷賣的「媽咪麵」。 圖片來源:Zety Akhzar/Shutterstock

馬來西亞傳媒證實,「媽咪麵」(Mamee)之父、拿督馮振軒(Pang Chin Hin)於 11 月 5 日與世長辭,享年 96 歲。陪伴無數香港人成長的「媽咪麵」,原來有著馬來西亞與日本的「混血身世」—— 1971 年發跡於馬六甲,學習日本即食麵技術,再參考大馬工人的飲食習慣所開發、不用沖泡的即食麵零食。

馮振軒曾向大馬英文報章「星報」(The Star)分享,在創辦「媽咪麵」之前,他曾經是二手車經銷商,後來聽從朋友勸說轉投即食麵市場。在朋友提供資金下,馮振軒託付兒子馮世洲(Pang Tee Chew)前往日本進修,到即食麵工廠工作,汲取了日本的食品加工技術,特別是罐頭製作與包裝。

馮振軒之孫、媽咪大寶達集團行政總裁 Pierre Pang 在 Instagram 分享祖父的舊照。 圖片來源:pierrepang/Instagram

1971 年,馮振軒在馬六甲成立小型即食麵廠「太平洋食品有限公司」(Pacific Food Products),翌年開始投產,生產即食麵「樂意麵」(Lucky Instant Noodles)和幼意粉,前者被視為「媽咪麵」的前身。馮世洲從日本歸來後,接手農村和雜貨店市場營銷,馮振軒專注於工廠營運,但始終不敵美極(Maggi)與金旦(Cintan)。

當年馬來西亞有 4 款即食麵品牌,面對激烈同行競爭,馮振軒很快遇到財困,銀行與投資者都拒絕融資,還要面對合作夥伴的背叛,但馮振軒未有就此罷休。馮世洲接受科技新聞網 Tech In Asia 訪問時提到,當年有一家馬來西亞實業銀行,基於馮振軒的決心而提供融資。

整盤生意的轉機,來自馮世洲到農村視察時,發現人口龐大的割橡膠工人,在沒有加熱工具的情況下,直接進食未經熱水沖泡的即食麵。他意識到日本的食用方式未必切合在地市場需求,於是靈機一動,把即食麵轉型為小包裝的零食,而不是正餐麵食。

縱然轉型的構思源於割橡膠工人,但新產品的市場定位卻放在兒童身上,改名「Mamee」就是期望兒童聯想到與母親的情感聯繫,吉祥物藍毛毛亦於 1974 年誕生。趁著「媽咪麵」的成功,馮氏父子推出更多零食產品,如 1980 年的 Double Decker’s Crackers 與 1992 年的 Mister Potato,及後更涉足乳製品市場。

公司在 1992 年上市時易名「媽咪大寶達」(Mamee-Double Decker),繼續拓展業務。時至今日,Mamee 已經是享譽國際的品牌,擁有 50 多款產品、10 個不同品牌,更出口至 100 多個國家與地區,不僅在馬來西亞本土,在香港同樣是眾多人的童年集體回憶。

  • 經典的香港「媽咪麵」電視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