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近 3 年,經歷各地民眾大規模示威後,中國國務院在 12 月 7 日公佈「新十條」,當中包括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縮小核酸檢測範圍及頻率、快封快解、各項維持社會經濟正常運作的原則等,並且不再提「動態清零」。有媒體說,這是「清零時代」的結束。然而中國官方沒有說停止圍封強檢、核酸檢測,只是提到要「更科學地」進行防疫工作,並要求各地方政府,不要因為防疫工作而影響 GDP。究竟這是希望「優化」防疫工作,還是表示中國會踏上「解封之路」呢?在強硬的「動態清零」逐步緩和後,中國大陸又會進入怎樣的時代呢?香港又會怎樣?以下節錄 3 本有關「解封之路」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張愛玲「第一爐香」
今年將近結束,最希望疫情也結束,好不容易取消了安心出行,但仍有許多微不足道的措施尚末解封,復常龜速,是無奈。說到解封,我很喜歡張愛玲一篇短篇小說 ——「封鎖」。「如果不碰到封鎖,電車的進行是永遠不會斷的。封鎖了。『叮玲玲玲玲』,每一個『玲』字是冷冷的一小點,一點一點連成一條虛線,切斷了時間與空間。」開初的一句也說了我們這 3 年被切斷了時間與空間。小說講述上海日軍佔領時期,因日軍進行例行封鎖搜查,行駛中的電車停止,乘客留在車廂中等待解封,在等待期間,一對陌生男女發生了一段調情的故事。故事才短短 7 千幾字,張愛玲描寫車上的乘客、男女主角的對話、猜想、思想都細膩入微且具自省意識、歷史文化和象徵意義,同樣等待解封的讀者可自行感受與解讀。「封鎖」有收錄在皇冠出版的「第一爐香 ——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書裡還有「茉莉香片」、「第一爐香」、「第二爐香」等香港傳奇故事,能懷緬一番老香港。至於我們可否擦去虛線,踏上解封之路,還要拭目以待;又或進入「後疫症時代」會否像「封鎖」的結束,「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值得深思。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韓麗珠「半蝕」
大概 2 年多前,城市開始逐點被病菌侵蝕,我們不再討論哪種面罩可以過濾空氣之中那些催淚因子,轉而探討一個口罩的防毒性、一個測試棒的靈敏度。除了與許多無理的橫蠻政策抗衡,全世界的人又要不斷適應前所未聞的疫苗、病毒、強檢、隔離。2 年過去,防疫沒有變成日常,只帶來更多的囚禁。在無形之間,我們開始默默接收和聽取政策的變動,讓一個二維碼取締姓名,登記在不同地方的電子設備內,然後又忽然可以在一夜之間,讓它從你的手機裡刪去。
人們常說,這個城市裡的人總是習慣遺忘。我們都快要忘卻一些政策的施行,所帶來的強烈不適。「半蝕」正好在後疫情時期點醒我們,即使到了 2022 年的尾聲,一切看似正在逐漸恢復,但日常其實仍然失序。這種快要被蠶食去一半的生活,比起當初可以脫下口罩,在一個清晨呼吸空氣的時刻,還要差得許多。韓麗珠以一種接近日記體的文學形式,用每篇 2 至 3 頁的篇幅,記錄自 2020 年起,那些因疫症而快要窒息的瞬間,以及城市之中慢慢失去的應有規律。
劉滄龍教授在推薦序提及,日記固然是私密情感的自我披露,但當中仍蘊含一種公共的意義。把這部作品放在 2022 年再閱讀的意義在於提點:疫症即便會變成風土病,但疫政卻依舊橫行,一切都在後退。所以,不要習慣。
閱讀時代 HKBOOKERA:黃宗潔「孤絕之島: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孤絕之島」出版於 2021 年末,1 年後重讀,竟仿如隔世。
由 34 位身處各地的華文作家,以文學書寫疫情下的經驗。全書分為 3 輯,首輯著眼於「移動」與異動;第二輯呈現連結或無法連結的「人情」百態;最後一輯,探討「病」與「人」的關係。
在病毒全球橫行的時期,有些經歷是集體的。無論是在洪明道處身的台灣,或是牛油小生的南洋,忙碌的醫護每日處身危險當中,面對生命消逝,無論身處何地,都是十分熟悉。日常被打破與隔離的生活,也是非常普遍的主題。
也有些經驗,身在本地的大概會特別深刻。參與書寫的香港作家,如黃怡、洪昊賢、潘國靈、謝曉虹等,他們的作品訴說的,更多是我們過去 2、3 年難以抹去的回憶。
轉眼間到 2022 年底,疫情雖未過去,來年大家期待的似乎已是解封之路。但我相信,將來即使過了很久,也不會忘記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一切。
當然,在全世界也逐漸復常之際,似乎也應該依循科學改變對病毒的態度,否則恐怕要真的成為「孤絕之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