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曾經的紅色中國間諜中心

A+A-
1959 年瑞士聯邦宮的新年招待會,時任聯邦主席 Paul Chaudet(右)與中國大使馮鉉。 圖片來源:ATP/RDB/ullstein bild via Getty Images

1815 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中立國。作為調解衝突的中立國,瑞士盡可能與不同國家保持外交關係,每年數以千計外交官前往日內瓦,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會議。外交人員往來頻繁,自然成為理想的間諜活動場所。1960 年代中期,世界各地報章就聲稱,中國駐瑞士伯恩大使館已成為「紅色中國間諜中心」。

間諜天堂

西方國家中,英國首先於 1950 年 1 月 6 日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瑞士也在同月 17 日宣佈承認之,更在同年 9月 14 日與中國建交,比英中兩國於 1972 年建交更早。瑞士位處歐洲中心,是籌劃秘密會議的絕佳地區,使她在 1950 至 70 年代成為中國間諜的歐洲中心,監視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團及代表。

媒體瑞士資訊(SWI)根據該國的聯邦檔案館 (Federal Archives)文件指出,中國間諜在 50、60 年代建立了數十個國際間諜網絡,所有網絡均以瑞士為基地,同時,中國駐日內瓦的外交機構也僱用多達百名員工。1957 年,瑞士聯邦委員會成員 Max Petitpierre 曾在議會上為此作辯護,解釋中國在瑞士保持與眾多西歐國家在經濟、文化和政治方面的聯繫,並在瑞士培訓外交官。1966 年,瑞士國安及反情報機構 Bundespolizei 估計,身處瑞士的中國官員超過一半都是情報人員,或從事情報收集任務。

1967 年,在瑞士近百名中國官員中,有 30 人被懷疑是間諜,另外 30 人假定身負情報職責。瑞士之所以沒有採取行動,皆因當局只能對危害瑞士內部和外部安全的個人和組織採取行動;換言之,在瑞士監視外國人並不違法。瑞士反情報當局雖然有竊聽伯恩、日內瓦中國人的電話、跟蹤外交官,並盡可能識別及調查前往瑞士者,甚至與美國中情局(CIA)及國際刑警合作,但收效甚微。瑞士資訊指,中國外交官數量龐大,當局難以掌握。

最佳掩護:「面盲」

其中一個「難以掌握」的原因,是瑞士人對中國人「面盲」。1955 年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一份報告指,中國人「看起來非常相似,幾乎不可能區分他們」。事實上,多次追蹤疑似中國間諜活動的行動,都因為瑞士目擊者無法清楚認出涉事者而失敗告終。而且,瑞士本身也認為中國人在當地沒有顛覆自身國家的危險。該國政治部秘書長在 1964 曾指:「單是他們的膚色,就可以隨時控制住中國人。」

中國沒有顛覆瑞士,而是在瑞士運營跨國情報網絡。1966 年的 Bundespolizei 文件提到,1959 年 2 月回到中國、出任中央調查部副部長的中國駐瑞士首任大使馮鉉,也是一名特工;稱他為「西歐甚為重要的中國情報領袖之一」。1954 年馮在瑞士招募了日內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常客、來自台灣的外交官郭有守,直至於 1966 年被捕前,郭在 12 年間向中國提供了有關台灣,以及百多名台灣外交官、外籍人士、遊客的信息,共收取 4 萬美元線人費。

中國當年迫切需要西方知識和技術,整個 50、60 年代,伯恩的中國外交官亦積極拉攏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印尼的華裔科學家和學生。歷史學家 Ariane Knüsel ,許多中華民國台灣人,由於父母住在中國,他們亦想回大陸,就被說服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也有人受指示到特定地方工作,以習得特定技能。同時,他們獲告知在政治上應保持低調、「外白內紅」。

除了外交官,新聞工作者的身份也是情報人員的理想掩護。瑞士資訊指,有情報人員為中國通訊社、新華社工作,Bundespolizei 形容這類情報人員:「在巴黎收集來自整個西方世界的各種訊息,利用自己身處中心的優勢,通過伯恩和日內瓦傳遞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