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類型片的分類上,得套用阿嬌接受訪問時的經典回答:個個都拍拖,唔通個個都想拍拖咩?每個人都談論著類型片的見解,但依我個人看法,其實大部分都是錯誤。許多時候大家都會把很典型的電影分類成愛情片、喜劇、恐怖片等,這種商業上的分類,也許在市場上宣傳會易於讓觀眾理解,可是在創作劇本的層面上,這樣分類就會過於簡單,容易造成既定形象或誤解,好像動作片就只能連場動作,不可以講述家庭或其他感情事。這樣簡化分類,尤其容易讓新入行的編劇有種典型的誤解。
許多年前我已發現這樣過分簡化分類的問題,就像岩井俊二的「情書」(Love Letter)和「情迷索瑪莉」(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許多人都會認為一部是文藝愛情片,一部是瘋狂喜劇,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但對我來說,它們的核心故事是一樣的,就是對初戀或舊愛不能忘懷。
這個主題是個國際共同語言,不管任何成長背景、任何國籍、任何語言,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只要拍拖超過一次,就會偶爾想起:不知初戀情人現在過得怎樣。這個主題不會因為你生活在非洲小村落,還是東京繁華大都市而有所分別。這兩部電影只是用了不同方法延伸這個核心主題,有人往瘋狂喜劇進發,有人則用悲情文藝浪漫手法處理。
在我年輕時說著這種話,當然會有很多人不認同,但後來看到了「先讓英雄救貓咪」時,便發現布萊克.史奈德把它系統化地說出來,他認為故事分類是敘述角色變化的種類,而不是所謂發行宣傳上的類型,因此所有故事基本能分成 10 個模式:
- 屋裡有怪物(Monster in the House)
- 英雄的旅程(The Golden Fleece)
- 阿拉丁神燈(Out of the Bottle)
- 小人物遇上大麻煩(Dude With a Problem)
- 成長儀式(Rites of Passage)
- 夥伴情(Buddy Love)
- 犯罪動機(Whydunit)
- 傻人有傻福(The Fool Triumphant)
- 精神病院(Institutionalized)
- 超級英雄(Superhero)
1. 屋裡有怪物
這種故事基本延伸至人類最原始的恐懼:逃避死亡。可以看成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牛怪獸米諾陶洛斯(Minotaur),在封閉的迷宮中,但凡被選中作祭品的人,都會被掉進去送死。這種故事能在固定空間中對付怪物,也可延伸成各種類型,當中包括講述鬼魂的「驅魔人」(The Exorcist)、科幻的「異形」(Alien)和海底生物的「大白鯊」(Jaws)。
2. 英雄的旅程
形式就是一個英雄為追尋某種東西而踏上旅途,最後卻得到別的收獲 —— 重新認識自己。它不單可以是最典型的冒險故事,如「星球大戰」(Star Wars)、「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亦可成為「四仔旅行團」(Road Trip)的瘋狂喜劇,但同時也能像 Green Book 的文藝小品。每個英雄的旅程電影,主題都是在這段旅程經歷中,讓主角領悟到自己內在的成長和改變,而不在於旅程中走了多遠,或其原來目的。對主角來說,所經歷的事情才是最大意義。這正是編劇需要給這個旅程賦予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推敲的,不是硬要堆砌歷險過程(雖然這部分也非常重要),而是在經歷每一件事情上,該如何影響或改變角色,如果沒有改變,再有趣的歷險過程也沒意義。
3. 阿拉丁神燈
夢想成真的典型故事。每人都希望得到類似神燈般的精靈,讓自己獲得夢寐以求的東西,例如成為俊男、美女或 100 萬美元。當然,這種故事往往從夢幻的願望中,帶來一種原詛咒的副作用,讓主角得到教訓,像占基利的「大話王」(Liar Liar)就是典型例子。
4. 小人物遇上大麻煩
作者認為可套用一句話來定義:一個平凡人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非比尋常的狀況。故事往往在平凡不過的某一天開始,接著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像「虎膽龍威」(Die Hard)遇上的是「太太工作的大樓被紮馬尾的恐怖分子佔領了」;「未來戰士」(Terminator)女主角遇上來自未來的機械人告訴她,有人要殺死她和她未出世的孩子。這些都是小人物遇上大麻煩。
5. 成長儀式
紀錄人生轉變的故事。故事大都是講述關於痛苦和折磨,通常來自我們稱之為人生的外力,然後角色在面對這些事情時,就得面對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出,人類從拒絕到接受之各種階段,這正是成長儀式的框架。曾有資深編劇說過,只要你能把「論死亡與臨終」中每個階段寫進角色的轉變中,這個劇本也差不到那裡去。
以上是首 5 個模式,餘下的留待下回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