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Infosphere:在離散時代,一種去中心化的圖書館模式

A+A-
「港書館」網頁截圖。
文:Jonathan
港書館創辦人

自英國 BNO 簽證計劃推出以來,已有超過十萬港人移居英國,當中很多移民家庭帶著下一代到來。但礙於當地圖書館少有中文書,網上買中文書則價格高昂,移英港人繼續閱讀跟香港有關或正體中文書籍的機會不多。為了推廣正體中文閱讀,我和幾位移英港人在今年 2 月在英國開辦了一個非牟利的網上書籍借閱和分享平台,稱為「港書館」,目的是讓更多港人能夠方便地接觸正體中文書籍,保持對香港文化的傳承。「港書館」並無實體圖書館,所有書籍皆於網站上展示,透過郵寄的方式讓全英國讀者借閱。讀者於「港書館」網站上選書後,書籍便會寄到借書者的家,到期還書時借書者需按「港書館」的指示,自付郵費直接寄給下一位借書者,無需再寄回「港書館」。這樣的借書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免卻讀者來回實體圖書館借書和還書的時間,亦減低了營運圖書館的成本和困難。

同樣,「港書館」亦可讓志願者於英國分享他們的中文藏書。只要志願者將書籍資料發送給「港書館」,書籍資料於「港書館」網站上載後,該書便可供英國任何有興趣的人透過郵寄方式借閱。「港書館」讓正體中文書從英國各地的分享者「漂」向各家各戶。但與其他漂書網站不同的是,「港書館」會一直管理各書籍的去向。即使是熱門書籍,讀者也很容易在網站搜尋到感興趣的書,跟在圖書館找書一樣方便。

「港書館」並不收取讀者任何借書費或訂金,且倚賴借書者配合將書本寄給下一位讀者,運作模式十分講求讀者自律。「港書館」推出之前,我們都沒有找到有其他機構以相同模式運作,當時也不清楚網站運作會否成功,只是抱著一個試驗心態去建立這平台。可幸平台自今年 2 月推出以來書籍流通順利,「有借有還」,並逐漸吸引更多讀者分享他們的收藏,目前已有約 500 本書籍供借閱。

「港書館」的藏書範圍廣泛,包含人物傳記、建築地方、文化、小說、歷史等多個類別,其中不乏具有香港特色的書籍,以及記錄當代歷史的作品。而一些已於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的書,例如六四和政治書籍,反而可於「港書館」找到,成為海外保存香港書籍的其中一個途徑。我們也鼓勵在英國從事研究的學者、學生,可以善用這批文化資源。

我們成立「港書館」,是要表達一種與香港文化保持聯繫的渴望,同時也為在英國生活的港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資源共享地。通過這個平台,港人不僅可以保持對正體中文書籍的接觸,還能與其他移英港人分享書籍資源,加強社會凝聚力和文化交流。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這是一個分享有關香港研究資訊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