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是港媽:在日出產 —— 產後的醫院生活

A+A-
醫院的泵奶和授乳室,也是媽媽們互相交流的好地方。
文:徴羽

上篇分享了在日本剖腹產的流程和感覺,看到孩子平安出生是媽媽最大的安慰。然而,手術後的康復過程才是剖腹產媽媽的真正考驗。

在日本,生產小孩一般都會在私營醫院,只有特別情況如雙胎以上、胎盤異常、早產等,才會被轉介到市立醫院。私營醫院的環境和服務一般都比市立醫院好,選擇產院時需要注意該院對產後媽媽的護理方向:以媽媽休息為優先考慮或是以確立媽媽育兒能力為重點。

我所選擇的醫院重視媽媽的產後復康和學習母乳餵哺,同時確保媽媽於退院後有能力獨自照顧新生兒。醫院為了能清楚媽媽產後的意願和需要,會於孕期 34 週左右的產檢後,直接約見院內的助產師面談,以為入院生產做好準備。

醫院提供的入院用品袋。

一般而言,自然生產的媽媽需要住院約 5 至 7 日,而剖腹產則約 8 至 10 日。剖腹產媽媽的最大挑戰是手術後的康復,日本媽媽會用「地獄痛」來形容剖腹產後的子宮收縮和落地走路練習的痛楚。本著上胎剖腹產的經驗,我還自以為自己應該應付有餘,最後卻發現醫院的產後育兒訓練極辛苦!

手術後的首兩天跟我在香港生產的經驗有點相似,就是有需要時用止痛藥和第二天開始嘗試下床走路、自行去洗手間和學習母乳餵哺。止痛劑是自行按下按鈕以通過導管直接從脊髓施加,但由於傷口很痛,加上每小時只可以按一次,我需要倒數下回能夠按下止痛劑的時間。為了防止過度使用止痛劑,每次施加後都需要跟護士報告。雖然很痛,但每一次按鐘呼叫護士,都可以立即通話。即使語言不通,護士聽不明白就會立即來我的病房察看。她們也會定時來看我有沒有需要協助的地方,這些關顧是很窩心的!

醫院會提供奶粉、奶樽、泵奶用具及其清洗和消毒的工具,讓母親可以於房中全面獨立育兒。

手術後第三天,醫生巡視後認為康復進度理想,就可以拆掉插針和導管,嘗試如常生活,包括洗頭和沖涼。不過,這也代表媽媽可以開始 24 小時「母嬰同室」。我一開始知道後其實有點崩潰,一方面傷口還是很痛,另一方面對於全天候照顧新生兒有點惶恐。助產師會來病房教導育兒方法和提供所需物品。除了基本的沖奶、餵奶和換尿片,還要定時泵奶、清洗和消毒所有授乳用具。媽媽只有在沖涼、做檢查或學習育兒時才可以把新生兒暫時安置於護士房。對於突如其來的高強度育兒時間,我一開始真的有點不知所措。

不過,醫院對母嬰的支援是很全面的。每天早上都會有醫生診察媽媽的康復進度,然後有兒科醫生來交代對新生兒的診察結果。只要有需要,護士和助產師都會立即提供協助。例如剖腹產的媽媽於母乳生產上會比較緩慢,需要廿四小時中不間斷地每三小時泵奶,助產士會於日間相陪觀察、幫忙按壓和察看子宮的收縮進度。另外,進行母乳餵哺時助產師也會來病房提供協助和教導,只要我有任何疑問,她們 24 小時都會隨時耐心解答。

至於媽媽身體復原方面,醫院膳食極好,一日三餐連宵夜,有營養之餘又很美味。我在醫院住的日子,午餐晚餐從來沒有重複。為了紓緩媽媽的勞累,醫院更會提供一次免費的香薰按摩。剖腹產的媽媽經醫生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手術後第 8 日就可以享受按摩了!

上回在香港生產後,抱著新生兒回家時不知所措,只能依賴不一定可靠的陪月。這回退院後,雖然超級累,但經過連日訓練,我覺得自己身心真的準備好了。

徴羽
筆者夫婦熱愛旅遊,一直想嘗試旅居生活,探索世界。努力多年,丈夫竟然於第一個小孩出生前幾個月,收到第一份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接受挑戰,於 2019 年帶著 5 個月大的初生小孩來到名古屋生活。筆者由沉醉工作的女強人,變成全職媽媽,再極速於當地找到兼職,望能學習育兒之餘,全方位感受當地文化。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都不再是在香港的媽媽,也不願成為怪獸家長,所以以「筆是港媽」為專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