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關於炎上的條件

A+A-
2021 年,東奧組委會會長森喜朗(Yoshiro Mori)因為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引起輿論風波,即使辭去職務,仍有市民抗議要求取消東奧。 圖片來源: Yoshikazu Tsuno — Pool/Getty Images

吐口水在迴轉壽司上會炎上,名人出軌會炎上, 官員失言也會炎上。幾乎每星期都會聽到某些地方有某些事在炎上,正如「社會」、「民主」、「科學」等一眾當代概念詞彙,華語世界基本上已經接受了「炎上」這個來自日本的詞語。

有運用的地方和需要,詞語才會出現,詞語的生成同時意味著新概念的出現,而概念的出現必然存在其語境。許多人習慣了「炎上」是一個對現象的描述,忽略了其需要環境前提。能夠炎上、炎上之所以能夠成為力量,你首先需要的是資訊流動自由的媒體生態,以及一個會聆聽人聲音的公民社會。

所謂炎上,是公眾透過媒體平台聚合意見,建構出巨大的群體壓力。沒有資訊自由,就沒有方法達成共識並確認一件事正在被炎上;沒有公民社會,再多的民眾也構成不了壓力。社會內部的「炎上」,需要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作為先決條件,因為只有個體的聲音會被認真聆聽,個體的集合才會形成壓力。如果民眾根本沒有話語權,無論在圈子中討論得多激烈都不叫「炎上」,否則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沒有炎上的事物。

炎上不炎上的決定性因素是話語權被握在誰的手中,你有沒有說不的權利。儘管官員失言再多,但只要政府不需要人民授權,都不會被炎上 —— 你敢炎上試試看?你不會聽過北韓或者伊拉克有甚麼炎上,有機會是那裡炎上的事情不會傳到你耳邊,但更大可能是那些地方從來沒有機會炎上過些甚麼。在某些國度,如果有甚麼是一輛坦克解決不了,那需要的是兩部坦克。

新詞出現都是為了應付環境變化,外部條件必然先於語言本身。20 世紀初的日本的文明開化,發明了一系列詞語描述所引入技術和概念,為華語世界中的賽先生和德先生冠上「科學」和「民主」等新名字。你要先有制度改革的討論甚至實踐,才會有需要為概念發明在地化的名字。21 世紀的日本透過發達 —— 幾乎是異常發達的媒體生態,以及在東亞地區相對健全的公民社會,帶來「炎上」的社會現象及其描述名稱。

最接近的中文詞彙可能是「網絡瘋傳」,但只有媒體傳播的廣度,沒有民眾壓力的強度。為甚麼要挪用日語的「炎上」,不如想想華語圈有多少個地方擁有真正能夠「炎上」的社會環境。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