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早前民進黨內一宗性騷擾事件,令台灣掀起一股 #metoo 潮,很多受害者紛紛公開多年前受性侵、性騷擾及性別不尊重的經歷,被針對者涉及政黨、媒體及娛樂圈不少名人。隨着 #metoo 運動持續發酵,令人們不得不審視性別的權力關係,並反思性別關係的本質。然而性別一向都與某種社會禁忌相關,究竟 #metoo 所受到的關注,會帶來個人權利的提升,抑或讓社會重新接受傳統家庭倫理?以下節錄 3 本有關「#metoo」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閱讀俱樂部 A Book Club:陳雪「惡魔的女兒」
metoo 的本質是甚麼?性別?身體?權力?這些未免太 Foucault。#metoo 說白一點就是性受害者的一場告白,即使在相對開放的西方國家,性受害者都未必能鼓起勇氣向加害者作出申訴,更何況是對性又愛又怕的華人社會?在香港,#metoo 更像是揭秘式的新聞故事,將公眾人物的八卦隱私都放在公眾面前,大眾尋幽探秘式的心態得到滿足,更甚者會對加害者或受害人腦補一些原因或章節,彷彿他們也是故事的其中一員。
「噓,安靜,不要說話,不要驚醒了沉睡中的惡魔,不要說出不該說的袐密。夜夜夜夜,我忍耐著不去愛,不去呼救。不要靠近我。」
metoo 既然是受害人的控訴,我們就要面對一個問題,他們在受到這些痛苦的背後,其實需要甚麼?閱讀俱樂部今次為你帶來陳雪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惡魔的女兒」,小說以 13 份的心理治療記錄,以及 13 篇受害人的手記,一步一步回顧自己的經歷,揭露自己受性侵的經過。我們不一定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但透過「惡魔的女兒」,我們對他們的經歷也許能多一點了解。
多年來我一直在寫小說,寫小說的意義不在於治療自己,也不在於尋找答案,而是在於用藝術的方式,重新理解生命,包括生命的黑暗、破損、髒汙與曲折,也包括去理解人性中的善與惡,以及介於善與之間那難以明辨的灰色地帶,而明辨,思考與理解是一條漫漫長路,是一本又一本寫不完的書。
—— 陳雪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如果有哪一本著作,影響了一整代華文閱讀者對於權勢性侵的想法,那必定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當時甫上市就被搶購一空,背後有一個悲傷的原因,那就是作者林奕含在書出版後不足兩月就輕生去世。後續有許多訴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主角房思琪所遭受的經過,與林奕含非常相似,包括曾經與年屆中年國文老師有過一段「關係」,同樣深受重度憂鬱症困擾等等。
之所以說是「關係」,在於在這本書之前,都無人定義過「當一個有權有勢的男老師強逼/誘惑一個十多歲的女生上床」是甚麼樣的事情。作者用了整整十多萬字,去抽述這樣的「關係」下的,將所有女生懵懂/無知/羞愧/自私一面都寫了出來。沒有一個字是控訴,但卻讓人極度傷痛。
於是在這本書後,我們知道了甚麼叫做誘姦,甚麼是權勢性侵。我們知道了為甚麼女生發生這樣的事情卻隱而不講,「因為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也讓大家知道了,愈驕傲的人也愈無法承受這樣醒來後發現一切碎裂的痛楚。
這次的 #Metoo,讓台灣過去這個男女非常不平等的社會打出了一個缺口,相信任何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也希望世上不要再出現房思琪,而讓才華洋溢的林奕含好好活下去:
我寧願我是一個媚俗的人,我寧願無知,也不想看過世界的背面。
艺鵠書店 ACO Books:風雨蘭「倖存者言 —— 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
近日 #metoo 浪潮再次從台灣捲起,互聯網瞬間成為激烈的討論平台。當接收龐大且沉重的資訊時,我們可以如何消化和反思這些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
風雨蘭的「倖存者言 ——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整合了 9 位性侵倖存者的童年故事,以及各人面對創傷的歷程。除了體會她們的痛苦,我們更要看見背後存在的社會文化和政策漏洞。
雖然書中九位倖存者都是女性,遭受童年性暴的亦不只有女生,但我們卻不能否認性別不平等往往是造成性暴和二次傷害的成因。父權、婦德和重男輕女等傳統觀念正是導致女性受害者遭受侵害和事後選擇啞忍的主因。害怕破壞家庭關係,沒有得到母親的體諒…… 這些經歷在每個故事中不斷重複。
倖存者 Nicole 的故事尤其令我深刻,抑或是憤怒。因為接受了一次不專業的精神科診治,她遭受了二次傷害,再次失去對人的信任。Nicole 的勇敢,換來的是責駡和沒有溫度的醫療報告。治療者的角色不只是提供專業的診治,更需要人性化地包容和安撫受傷的心靈。
「無辜遭受傷害是一種不公義,讓創傷的陰霾影響自己的生活,也是另一種不公義。」就如 Nicole 的經歷,性暴倖存者要走出陰霾不但要正視原生家庭的牽絆,更要面對外界的不理解。關注倖存者的故事時,我們更要認識促成創傷的文化脈絡,避免成為冷眼的旁觀者和二次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