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台北還要身世複雜的高雄

A+A-

根據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數據,香港旅客訪台人數再度創下新高,在今年 4 月達 19 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達 72%。或許,這跟香港新生代出遊習慣的改變大有關係,所謂「不是假期放的假,才算是真正的放假」,與其紅假捱貴機票放一個重本的長假,不如閒日周末輕裝出遊,更加經濟實惠。周五下班起飛,周一朝早落機回公司上班,過去在歐洲甚為流行的短途旅遊方式,如今在香港也漸變平常。

距離香港較近的台灣,地理上比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更為方便,而且語言相通、治安好、免費簽證、消費水平又不高,因此就順理成章成為港人的短遊首選。不少訪台港人其實去得甚為頻密,加上廉航往返台灣的航線逐漸增加,旅遊點其實已不限於台北一帶。與潮濕多雨的台北相對,是大約五個小時車程的高雄,這個長期天朗氣晴的南部都市,如今已是港人到訪台灣的另一熱門。

且說高雄這個與台北天南地北的直轄市,在台灣六都之中,其遊客人數與繁榮程度最能緊隨台北。高雄傳統上是以日本旅客為主的,以高雄市政府觀光局的資料,目前日本仍是高雄國際旅客中的最大客源,港澳旅客為次。回看歷史,高雄的發展始於日治時期,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繼而開拓成相當具規模的港口城鎮,南方都市由此而來,與日本人有關的故事亦特別豐富。只看「高雄」這個名字,本身就有一段豐富的逸事。高雄港本名打狗港,此地最初其實並非賣狗、打狗,而是當地原住民語馬卡道族的「竹林」之意,發音就是 TAKAU。本來原住民為防海盜入侵,就以當地一種有刺的竹作成圍牆, TAKAU 因而得名。後來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漢人接管台灣,方把這地方音譯成閩南話「打狗」。

到了日治時期,其名字又有一變,因為「打狗」寫作漢字並不雅致,而發音又近似日文的「高雄(TAKA-O)」,於是,20世紀初,日本第八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就在任內改革地方行政區域時,將「打狗」修訂為「高雄」,到後來國民黨遷台,高雄已發展成具知名度與一定規模的南方城鎮,也就沿用此名了。其實日本人對台灣的地方改革影響頗深,尤其是對於高雄,不但是命名源頭,早在二戰時期,日軍也曾打算將台灣總督府南遷,將高雄改建成其南方大本營,因而拓寬了馬路以及建立起環狀道路系統,形成都市化的基礎。直到今日,市內為人熟知從南到北的「一心、二聖、三多、四維、五福、六合、七賢、八德、九如、十全」,這十條市內主要道路的命名,其實就仍舊保持著日本人井然有序的城市規劃,一種棋盤式街道的構想。

以今日的城市規模來看,高雄是台灣第二都,僅次於台北,也是台北以外唯一擁有市內捷運的城市。然而,兩地的歷史脈絡讓其發展有著明確差異。台北自清朝就是當時的台北府城,早就興建城池,組織起一個傳統行政中心的格局。至於本為港口城鎮的高雄,一方面是急起直追的南部經濟中心,同時,高雄亦是台灣一大工業重鎮,沿海地區如小港區和楠梓區,都是著名的重工業區和貨運碼頭。經歷一連串政治風波之後,高雄約莫自去 2000 年改變市貌,籌建捷運,豎立地標,到2010年改編為直轄市,目標一直是想擺脫舊貌,拓展成以旅遊、商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大都會。不過,當離開市內核心路段,外圍則仍是清晰可見的工業城鎮格局,呈現了高雄一城兩面的獨特景觀。而最能說明這面貌的,就數到高雄的旅遊熱點之一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南端本與高雄相連,不過昔日擴建高雄港而截斷,並改以海底隧道接駁。作為臨海觀景勝地,一般遊客登島,皆在西子灣乘船上岸,前往旗津北端的旗津海岸公園和旗後燈塔,而船程也僅數分鐘。然而,沿旗津路陸路往南,過了海底隧道,旗津南端所連接的,卻是塵土飛揚、人跡罕至的工業區。這剛好是高雄一城兩面,工商各佔一半的寫照。

事實上,高雄轉型成旅遊城市的時間不長,但一心追趕台北,過去多年,在基建工程的硬件發展明顯著力,旨在成為南北雙都的精緻南方都市。繼高雄捷運後,去年市內輕軌又再通車,其交通網絡已不亞於台北。

不過,作為旅遊城市,如今不少香港人之所以途經高雄,倒未必因為它是台灣另一個交通便捷、購物中心林立的一線城市,或想著一睹被譽為最美麗車站之一,美麗島站內那光之穹頂的風采。更多時候,是因為各式各樣的音樂節和演唱會。近年以高雄為名的藝術節,比起傳統上以台北為主的官方活動,氣息更為年輕和具有個性,譬如舉辦多年的高雄春天藝術節、高雄電影節,以及最近趁著盛夏開幕的旗津黑沙玩藝節,由於知名度逐年提升,也漸漸從本地小眾藝文活動,變成對外地遊客產生一定吸引力的盛事。常說台灣年輕一代文青風氣盛行,高雄市在音樂、電影、建築和各類文創藝術上的軟實力,便落在駁二藝術特區、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或高雄市電影館這些藝術空間之上,更展露了台灣獨有而香港普遍缺乏的城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