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奧斯卡的種族戰爭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奧斯卡金像奬今年最大的戲,不是參選的那一部,而是「奧斯卡白像獎」(Oscar-so-white)的種族膚色的無硝煙戰爭。

黑人諧星韋史密夫聲稱:今年奧斯卡無一黑人提名,是荷里活排擠弱勢族群尤其少數有色民族的罪證。

但「白人主流」的荷里活早已築成「防禦工事」:為變性人出頭的「丹麥女郎」、反天主教孌童兼倡導新聞自由的「焦點追擊」、反華爾街金融霸權的「沽注一擲」、崇尚天地自然的「復仇勇者」,全部是左翼意識形態最潮型的主題。

但是黑人不滿:為甚麼去年「馬丁路德金傳」(Selma) 雖有提名,但不獲獎項?這就是種族主義微妙含蓄之處。「馬丁路德金傳」可以是「戲不夠好」。也可以是提名委員會認為黑人平權,已經是過時的話題,天主教孌童和變性人權益才是「活在當下」的爭論。李安納度狄卡比奧多次玩命、博取提名而多次失敗,卻從沒有投訴過他因為是意大利裔而受到歧視。大師希治閣從未獲奧斯卡獎,也沒有說過奧斯卡歧視肥人。

因為從來不需要。歧視是沒有確實證據的,歧視是一種盡在不言中的動機意識。

那麼評審電影,應該以電影藝術成績為先,還是抗爭喚醒人權的政治更重要? 電影是創作,還是政治宣傳?很明顯,奧斯卡獎向來都政治,而且是玩得爐火純青的政治。

奧斯卡的政治,不是舉報同行和割席 Facebook 的「反台獨反黃絲帶」的表態公審政治,也不是「我討厭政治」的鴕鳥式無知的政治,而是段數奇高的政治:在星光閃爍之下、笑容璀璨之際,荷里活不但電影贏華語片三條街,玩政治,也比中港台高級十倍。

但電影再政治,也是商業投資,須面向市場。世界市場,包括非洲印度,較為 Prefer 看白人多於黑人。「星球大戰」第七集的中國市場海報,黑人主角的頭像,即慘遭縮小、邊緣化,在美國引為笑談。

因此,你以為「白人左派主流」的奧斯卡,都是一幫傻瓜?

Chris Rock 任今年奧斯卡司儀。 圖片來源:路透社
Chris Rock 任今年奧斯卡司儀。 圖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