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有可能,但……

A+A-
虛擬人生(前);真實人生(後)。 圖片來源:路透社

「我們活在『真實界』的機會只有數十億分之一。」這不是科幻小說的開場白,而是 Elon Musk--SpaceX、Tesla、Paypal 創辦人的世界觀。紅色藥丸(虛擬世界)不久前還是科幻故事的橋段,近年人工智能與 VR 技術突飛猛進,愈來愈多人認同「虛擬世界論」:藍色藥丸(真實)或許存在,但不屬於我們的時空;我們只是電腦虛擬物、人類複製品。究竟這種想法有幾可行?

虛擬世界並非完全空想,哲學與科學界早有相關理論。牛津大學哲學教授 Nick Bostrom 提出「虛擬論」,認為 1) 人類很可能在進化為「後人類」(posthuman)之前就已滅絕;2) 在後人類文明中,仿照人類歷史而設的虛擬物不見得特別發達;3) 我們很可能正活在虛擬世界中。

虛擬論建基於兩項科學假設。第一,電腦能夠複製人類意識。既然神經元能夠產生意識,電腦以矽取代突觸與神經傳導物質,不見得就不能再現意識;第二,電腦運算能力超強。Nick Bostrom 推測,未來人類或能將星體改建成巨型電腦(2003 年的預測;現時較合理的估計應是量子電腦)。屆時由於一部電腦就能處理上百萬個虛擬意識,「量產虛擬人類」肯定比真實人類「繁殖」得更多更快,因此,比起活在真實世界,我們活於虛擬世界的機會更大。

虛擬論的科學假設又建基於另一假設:對未來的預測。VR 技術開始進駐家中,Elon Musk 揚言「真假難分的遊戲」不久就會面世,加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式」(Deep Learning)進步神速,按現時科技發展,虛擬界的開發似乎無可避免。不過,這種對未來科技的趨勢預測,其實並無實質根據。

一來,科技不見得會無止盡地進步,所謂「摩爾定律」(每兩年科技效率翻倍)違反量子力學,生產效率邊際遞減才是實情。另外,未來人未必對虛擬意識感到興趣或必要,或純粹無意培植,或技術難臻成熟;又可能人類學曉如何複製意識之前就已滅亡。科技巨頭對未來科學當然寄予厚望,但也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一種說法指,假如我們身處虛擬世界,物理認知或不再適用,因為當我們移開視線,物件就會化為「待命未 load」的灰格--的確,電腦為甚麼要加載用不著的物件?虛擬世界正是笛卡兒的噩夢,只是操縱現實的魔鬼並非魔鬼,而是人類。當然,虛擬人生未必就不快樂,「模擬市民」(The Sims)也有開心滿點的時刻,不過除了上述引人偏執的「魔鬼細節」外,虛擬論代表了人類的局限:我們極欲理解宇宙,原來宇宙是又一虛擬世界,時間是一個圓,「真實」永遠在掌握之外--結論已經足以令哲學家與科學家偏執成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