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成為更好的人

A+A-

2016 年度書展將至,為期一周,有人說閱讀已非人們主要興趣。惟在社交媒體的流行,讓我們意見各走極端,甚至只懂圍爐取爐,抱著歪理而不自知。要解除此陋習,惟有閱讀。而亦有研究顯示,比起讀流行讀物,多閱讀較深奧、嚴肅書籍,寫作能力更強。換言之,深度閱讀會發掘大腦寫作潛能。

原來,閱讀也有深淺之分。所謂「深度閱讀」,是指讀者專注閱讀,投入書本之中,心領神會書內的感官世界、情感波動或道德矛盾。當人閱讀一本內容豐富、描寫細緻、比喻出色的書本,腦部多處會變得活躍,這時候,人就進入了深度閱讀狀態,跌入文字世界,如同親歷其境。深度閱讀是十分有益的腦部訓練。過程中,讀者反思、分析故事內容,也會聯想起個人經歷,繼而提升同理心。而且,這能使人細心欣賞小說的感動細節,並領悟當中文字真意,亦能促進寫作。

「淺度閱讀」則相反,其讀物包括網上的八卦新聞、Facebook 分享、輕鬆的博客文等。這些文章相對較少獨特的意見或分析,所以讀完後,很快就會忘記內容,沒學到甚麼。

科學實證,深度閱讀的功效有助提升說話、理解及寫作能力。深度閱讀會刺激腦部多處,包括主管語言訊息處理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理解語言意思的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以及將詞語與視覺和聽覺意象聯繫的角回(Angular Gyrus)——這幾個區域互相扣連,讓人在閱讀的同時,將書內的文字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寫複雜結構的文章時,腦部就會回憶讀過的書本,模彷內裡的文字節奏,從而增進寫作能力。

閱讀久了,能意會到書脊的說話。
閱讀久了,能意會到書脊的說話。

專家建議,如要透過深度閱讀訓練寫作能力,讀詩和嚴肅文學最好:

2013 年,「意識研究期刊」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對腦部來說,詩等於音樂。當研究對象閱讀他們喜愛的詩,刺激腦掌管記憶和情感的部分,表示他們正喚起回憶裡的強烈情感——有助激發創意,投入寫作。

好的作家都有一個共通點: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明白社會中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這項才能使作家有能力創造有血有肉而立體的人物,以及栩栩如生的情節。近來也有實驗揭示,相對讀流行文學、工具書的人,多讀文學小說的人更懂得理解別人的情緒、思想狀態。簡言之,多讀嚴肅認真的藝術作品、文學小說的讀者,思想更銳利深沉。

村上春樹曾經研究受奧姆真理教洗腦的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甚少讀過小說文學。村上解讀說,他們因此沒有受過分辨「好故事」和「爛故事」的訓練,心思不夠細密,思考不夠銳利而被洗腦。

閱讀不僅讓人思考,如果你想成為職業作家,出版個人創作,那麼讀詩、文學小說是不二法門——它們令你思想激盪,更了解人情世故,更會增進你語言能力,訓練腦部:溝通能力強了,深思細密,不只成為一位好作家,更是一位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