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使人懶惰?

A+A-
女孩參與在哥倫比亞伊塔圭舉行的 World Day of laziness。圖片來源:路透社
女孩參與在哥倫比亞伊塔圭舉行的 World Day of laziness。圖片來源:路透社

為何總是有一兩天特別想窩在家中做「廢青」?是因為天性懶惰、還是未老先衰?原來,有一個令人心安理得的原因——有研究指出,夏日炎炎,真的正好眠。

酷熱的天氣令身體變得遲緩,原理很簡單:天氣愈熱,人就需要愈多能量保持涼快,意思即是平日做起來十分簡單的事情——不論是走路抑或是做運動——都需要耗用更多力氣。

把責任推給天氣?

在氣溫攀升至大概攝氏 30 多度的情況下,若你的神智無法清醒,也大可以放心:這並不代表你性情大變、突然慵懶,而是表示你可以將懶惰歸咎於天氣。但這種說法是有限期的,當氣溫持續停留高位,人體便會開始適應。在炎熱中度過一至兩天後,人體會開始生產血漿(plasma),而血漿不但為肌肉提供更多氧氣,更有助調節人體體溫。因此,如果在高溫下保持活躍一星期至 10 天,身體更會持續調節;而完全適應則需要兩星期。待期限屆滿,惰性便與「天」無尤了。

挑走懶筋,高溫變成「腎上腺素」

對運動員來說,這樣的「高溫適應」甚至能有助訓練。在 Lake Erie College 骨科醫學院任教的生理學家 Santiago Lorenzo 對 12 位單車手進行研究,要求他們每天在炎熱的環境中進行一次運動。10 天以後,Lorenzo 發現他們比普通的單車手產生了多 8% 的能量。然而,這樣的效果卻並不是必然,而且有一定風險:熱力會對身體加壓,如果不能透過流汗、喝水將我們的核心溫度(core temperature)保持在正常水平,則可能導致中暑。

根據以上理論,長期活在蒸籠中的香港人,對天氣造成的懶惰應該特別有抵抗力。然而懶散又是否必然是壞事?懶惰其實只是資本主義所育成的一種標籤,只要自己感到滿意,懶惰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