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聲音有味 味道有聲

A+A-
「有聲post」 圖片來源:惡搞隊長 YouTube Channel
「有聲post」 圖片來源:惡搞隊長 YouTube Channel

為何看到熟悉的歌詞,腦會立即響起音樂?以往的研究,多獨立分析各感官與大腦之間的關係。但自從人類發現自己摀住鼻子後,味道原來會失色,科學家便轉向研究感官之間的互動,實驗心理學家 Charles Spence 拋下一句總結——「聲音有味,味道有聲。」

五感影響彼此

有些人在聽到「一」時,可同時「看見」藍色,這是一種名為「聯覺」(synesthesia)神經現象。不過, Spence 真正感興趣的,是人人都會遇上的「交感」(multi-sensation)。至於何謂「交感」?顧名思義,便是不同感官資訊會交叉影響最後體驗。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 McGurk Effect :當你看到男人咬唇和頂舌,傳入耳中的會是 “Fah”,但當聲軌配上另一嘴型,男人再不咬下唇和頂舌,原本的 “Fah” 便會變成 “Bah”,因為視覺神經會詮釋新的訊息傳至大腦(詳見下片)。而就算你知道原理,情況也不會改變,畢竟你總不能強行抽除新加入的訊息。換言之,你的所知所感,便是你所接收感官資訊的總和。

聲音可以調味

亦因如此,我們難以輕言某些看來風馬牛不相及的體驗全是主觀作祟。Spence 就強調聲音能夠調味(sonic seasoning),有鹽一樣的客觀效果。聽著海浪聲吃海鮮,海鮮的味道會強一點;至於聽音樂的話,音調高的旋律會令食物變得甜一點,而低沉的旋律、刺耳的聲音,則會令味道變苦。

除了聲音可調味外,Spence 同時觀察到燈光可左右我們選擇的口味。例如處於在較強燈光下,會驅使人點濃味一點的咖啡,相反在陰暗環境,則會點較淡的咖啡。以上舉例都顯示,感官是統一運行,而不是孤立作用。背景資訊有時會強化體驗,但也會弱化體驗,正如在閃光下聽古典音樂,體驗會變得差劣一樣。

可是,感官也非不分軒輊,因為即使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接收成千上萬的感官資訊,它卻懂得透過身體機制篩選重要資訊。舉例在看電影時,假若你刻意將注意力放在聲音上,你的聽覺便會敏銳一點,而視覺認知則相對遲鈍,因為讓大腦省力,是求生機制。這是身體聰明的地方,也是身體的限制。

另外, Spence 的實驗也正正指出,即使我們能選擇「眼前路」,其他背景資訊卻也是我們擺脫不了的「身後身」。要真正自主身體和選擇,便要從理解這些「身後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