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倫敦大火是怎樣燒起來的?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本月初倫敦泰晤士河岸又放了一場火,一座 17 世紀倫敦城的模型在火光中灰飛煙滅,以紀念倫敦大火 350 周年

1666 年 9 月的倫敦大火,在歷史上卻被視為倫敦浴火重生的一次洗禮,幸好有英國人對歷史細節的執迷,350 年之後重溫,依然有宛在眼前,近在身邊之感,不但可以知道 17 世紀倫敦的生活狀態,還可以知道一點英國人歷久不變的小性情。

17 世紀倫敦城的模型 圖片來源:路透社
17 世紀倫敦城的模型 圖片來源:路透社

當年這場火起於 9 月 2 日凌晨,確知起火點是布丁巷一位麵包師 Thomas Farriner 的家。值得注意的是,Farriner 是個麵包師,但是擁有獨立的房產,可能是下舖上居的形式,家裡還僱有僕人:他自己有男僕,而女兒的女僕在起火時來不及逃走,不幸殞命。

然後火勢開始波及到整個泰晤士河邊的倉庫,當時倫敦市長名叫 Thomas Bludworth,警察半夜向他報告,要求拆毀附近的建築以控制燃燒範圍。市長大人半夜被叫醒,非常不痛快,他聲稱自己無法做決定,必須取得業主的同意,但是半夜三更,哪裡去找業主?Bludworth 對火災不以為然:「一個女人都能撲滅這場火!」

當時的消防設備是手動的水泵,要由 8 匹馬拉動,28 個人操作。由於布丁巷已經被四散的居民堵死,消防隊無法通過,等到他們終於抵達火災現場,已經無能為力。當日倫敦吹著東風,還有許多人在地窖裡儲存的瀝青,都起了火上澆油的作用,根據考古學家分析,大火高溫超過 1,700 度,因為現場有融化的陶器。

圖片來源:stpauls.co.uk
圖片來源:stpauls.co.uk

17 世紀的倫敦已經是一個資本主義商業城市,除了貴族,也有中產,譬如距離布丁巷不遠處的思迎巷(Seething Lane)的一處豪宅,屋主是高級「公務員」——海軍秘書長 Samuel Pepys,他沒有爵位,但顯然身居要職,他的日記是研究黑死病和倫敦大火的最好來源之一。

Pepys 發現火勢已一發不可收拾,立即坐船往白廳向國王報告。白廳在當時還是國王的住處,今天當然已經擴建成了一條大街,兩邊分佈政府各部,是英國權力核心所在處。國王查理二世和他的弟弟約克公爵在場,得知災情之後,立即下令倫敦市長拆毀建築控制火勢,並調遣軍隊出動。

大難來臨的時候,人心特別容易恐慌,謠言開始滿天飛,都說火災不是意外,而是外國敵對勢力的恐怖襲擊:最大可能是法國天主教,暴民開始針對外國人,只要長得像法國人,都有可能遭殃,葡萄牙大使家裡有人莫名遭到暴打;市郊的人聽說 4,000 法國人將藉火勢攻佔倫敦,都自發武裝了起來。西敏公學的一個學生 William Taswell 當街目擊了圍毆外國人的暴行,倫敦人失去理性的模樣把他嚇壞了。

看到這裡,難免會令人驚訝於英國歷史,尤其是個人紀錄之豐富,似乎每一個會寫字的人都覺得有義務要紀錄歷史,以傳後世。西敏公學今天當然也是了不得的,全世界最好的私立學校之一,每年寄宿學費高達 3 萬多英鎊。但是想來又很有道理,畢竟人家學校的一個普通學生 350 年前寫的日記,可以流傳到今天當歷史文獻。

國王也不是吃乾飯的,查理二世和約克公爵親往視察火災,還去「消防處」幫忙打水,不顧身份,也和其他人一起站在水裡。約克公爵負責指揮救火,並下令出重金獎賞,設立崗哨,所有留守的人一天可得一先令,這在當時是一筆大錢。

倫敦居民則陸續撤出家園,大多數人聚集到城市北部的公園 Moorfields,在這裡搭起帳篷。由於許多商店被焚毀,迅速造成食物和飲水的短缺,Pepys 夫婦聽從鄰居的勸說,連夜收拾細軟,趕緊把值錢的東西送往鄉下,這些有錢人都可以僱得上馬車,而且在鄉間另有別墅。

到了 9 月 4 日星期二下午,火勢波及聖保羅大教堂東面。大教堂一直是倫敦的地標,當時這座比後來重建的還要高 120 呎。晚上 9 時,教堂終於不可避免地陷入火海,14 歲的 Taswell 在日記裡說,他可以藉著火光閱讀手中一卷拉丁文的戲劇。

當晚,Pepys 夫婦在自己的花園裡和鄰居一起晚餐,由於沒有餐巾,禮節不周,他感到非常遺憾。這個細節讀來令人莞爾,好像日軍攻佔香港的時候,張愛玲的同學也心急如焚地說「打仗了,沒有適當的衣服穿」那樣。不知為何,愈是天快塌了的時候,關注點愈是跑題,愈有一點叫人憐惜的人情味。

9 月 5 日傍晚,大火終於快燒完了,聖保羅大教堂已成殘垣焦土,連地面也燒得發燙,把 Taswell 的鞋底也燙穿了,空氣十分高溫,大教堂的鐘也燒熔了,令他尤其痛心。他還在現場發現一具老婦的屍體:「嚴重縮水,只剩下一副皮囊。」

當晚國王來到 Moorfields 公園的營地,發表演說,告訴大家火災是一次意外,並非外國人陰謀。紮營的人陸續撤出公園,在市郊和鄉下找地方住。消防員和義工開始善後清理。

雖然大火燒毀了 13,500 間房屋,87 間教堂,44 家商會,3 處城門,監獄、海關、皇家交易所和聖保羅大教堂,但是人命傷亡的數字非常低,不超過 10 人,當然這個數字很有可能嚴重低估。

圖片來源:stpauls.co.uk
圖片來源:stpauls.co.uk

英國人的矜持含蓄,以及無法自抑的冷幽默,在有關這場火災的紀錄當中,表露無遺。沒有呼天搶地,也沒有唱甚麼血濃於水的高調,制度井然,消防、警察、義工,各安本份,好像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國王關鍵的時候放下身段,親自救火,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喬治六世也到處去遇襲的災區幫忙一樣。倒楣的當然是外國人,所幸沒有導致血腥仇殺,但陰謀論歷久不衰,可能是因為國王曾親口否認的緣故——凡經官方正式否認,恰好證實確有其事。

關於大火之後的創傷,Samuel Pepys 並沒有大書特書,不過他持續發噩夢,太太則開始掉頭髮,此外,他們幾乎沒有損失。就是這種輕描淡寫的筆法,英國歷史才特別的無趣而又迷人。

  • 倫敦大火 350 周年紀念影片 來源:@Visit London/YouTube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