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本質:研究的殘酷代價

A+A-
Harry Harlow 的母愛實驗成為心理學的經典,同時亦引來巨大反響,因其研究方法不免過於殘酷。 圖片來源:LIFE
Harry Harlow 的母愛實驗成為心理學的經典,同時亦引來巨大反響,因其研究方法不免過於殘酷。 圖片來源:LIFE

1958 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里‧哈洛(Harry Harlow)獲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同年,他發表了名為「愛的本質」的研究論文,揭示母親與嬰兒關係發展的機制,研究結果成為心理學的經典,同時亦引來巨大反響,因其研究方法不免過於殘酷。

自 1930 年代起,美國流行以欲望來解釋人類行為,認為嬰兒是因為飢餓和口渴才對母親產生依附和依賴,但 Harlow 認為除了生理需求,應該還有別些原因才會讓小孩對母親產生依戀,他就嘗試以實驗驗證這種看法。

鐵絲網與絨布假母猴。 圖片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st
鐵絲網與絨布假母猴。 圖片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st

Harlow 把幼恒河猴放在與社會隔離的環境中成長,在籠子內設置兩個假「母猴」,並在「母猴」胸口處裝上奶瓶。一個「母猴」是用鐵絲網所捲成的圓筒製成,而另一個則筒套上了柔軟的絨布。他發現,即使只有鐵絲網母猴在提供食物,幼猴仍願意在布猴身上花更多時間「相處」。這顯示嬰兒不僅滿足於生理需要,接觸安慰對他們也相當重要。

再探究下去,Harlow 將幼猴分成兩組,但牠們不能再選擇母猴,不過都會獲得同一分量的奶汁。結果兩組的幼猴在身體發育方面速度一致,但行為表現卻出現差異。得到絨布母猴「照顧」的幼猴在受驚嚇(如以發出巨大聲響的機器恐嚇)時,會回到布猴身邊依偎布猴,並且冷靜下來;相反,得到鐵絲網母猴的幼猴沒有回到鐵猴身邊,而是伏在地上、握緊拳頭、前後搖晃或驚恐地尖叫。Harlow 認為布猴那組的幼猴正是受益於心理上的「情緒依附」。

研究發現母愛是情緒性而不是生理性,而這種關係在早期的生活至為關鍵,一旦損失了早期的安全感便難以補救。當 Harlow 的幼猴在出生首 8 個月被隔離以後,無論是由哪一個假母猴餵哺,最終都造成永久的社交和心理損害。Harlow 再重覆實驗,發現這種損害若是短於 90 日,在日後還可以復原,並估計相當於人類的 6 個月。這發現啟發和改善了後來的孤兒院和領養嬰兒的環境,「愛」要愛得及時。

除了以上研究,Harlow 還希望了解社會孤立對母猴的育兒技巧有何影響,但被隔離過的母猴長大後不願與公猴嬉戲和交配,於是他設計了「強暴架」將牠們固定住,讓發情的公猴可以騎在牠們身上交配。結果母猴生下幼猴後,大多不甚稱職,牠們不是傷害幼猴,就是置之不理。不過,這種殘酷的研究方法又令動物研究再受抨擊。

然而,回顧 19 世紀末與 20 世紀初,孤兒院和育嬰院因受感染致死的比率相當高,以致當時產生了有關隔離和減少與嬰兒接觸,以減低感染機會的理論。雖然在 40 至 50 年代也有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生嘗試指出當中謬誤,但直到 Harlow 的研究才真正廣泛引起大眾關注,提供了強力證據證明這些做法絕不利嬰兒成長,故此,儘管研究方法招致批評,這項研究實驗還是極具社會意義。

人類福祉與動物權益之間的衝突是恆久的爭論,日前便有研究成功令癱瘓的猴子重新走路,但研究涉及以手術強行破壞恒河猴的後腿神經,這和 Harlow 的實驗一樣,讓我們謹記眾多科學突破是動物代我們承受了代價。

依附在布假母猴的幼猴。 圖片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st
依附在布假母猴的幼猴。 圖片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st
欠缺假母猴而伏在地上的幼猴。 圖片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st
欠缺假母猴而伏在地上的幼猴。 圖片來源:American Psycholog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