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 4 a.m.,天未光。有人刻意早起,準備做完運動再上班;有人尚未睡夠,醒了過來卻難以再眠。前者最為理想,但後者才是現實。任你床上輾轉反側,再把兩眼張了又合,還是無法重回夢鄉。這種一醒再難睡的狀態,其實是病不是病?
心理學家把「重睡不得」的情況,稱為「清晨甦醒」(early morning awakening)。你我也許偶爾為之,少數人卻朝朝受害,淪為失眠障礙,他們多為長者,亦不乏中年男女。長期為此困擾,既有可能是抑鬱的症狀,也能構成反常的晝夜節奏(circadian rhythm),令生理時鐘失調。
人的年紀漸長,晝夜節奏傾向提早,或會打亂正常休息,吃過晚飯就想睡,天還未光便張眼。若純粹如此,那還好解決。Michael J. Sateia 是達特茅斯大學蓋瑟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名譽教授,他表示利用光療箱或護目鏡,讓人在晚上接受亮光照射,可以重調生理時鐘。如在 7 p.m. 暴露於明亮光照,有助把入睡和起床的時間,調節至 10 p.m. 和 6 a.m.。
不過,過早甦醒的成因眾多,部分或者純屬先天。譬如某些基因突變,可導致晝夜節奏紊亂。在 2012 年,一份發表於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的研究則指,大腦的眼框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與舒適感有關,若這部分的灰質密度較低,難以安穩放鬆入睡,也會容易早醒。
假如不幸醒得太早,難以再度入睡,那該如何是好?臨床心理學家和睡眠專家 Jennifer L. Martin 教路,切忌拿錶看鐘,一旦開始倒數計時,算著還能再睡多久,只會令你更加緊張,反會形成「別要睡著」的心理暗示,結果弄巧成拙。她建議,若是掙扎甚久仍眼光光, 可以起床做些雜務,直至再打瞌睡,才回床上補眠。
當然,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提前預防。Martin 認為,最好是避免「明日愁來明日當」。「若是你一早醒來,就開始為稅務煩惱,那應先把此事解決,譬如前一晚別看電視,騰出時間算好帳目。」她相信,將煩心事拋諸腦後,便可一覺睡到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