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冰後的世界版圖

A+A-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融冰,令北極熊更難棲身。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融冰,令北極熊更難棲身。

奧巴馬甫剛向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注資 5 億美元,杜林普已揚言撤下全國氣候行動計劃並代之以鑽油計劃;與此同時,各大年終氣候報告出爐,顯示全球連續 3 年創下高溫紀錄,未來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全球暖化之下,極地融冰,現已造成多地氾濫成災,島國淹沒,假如任由升溫趨勢持續,冰塊一旦全數融解,水平線估計將被推高 216 呎,紐約、倫敦、威尼斯、布宜諾斯艾利斯、開羅、曼谷、上海乃至香港均會淪為海底都市。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及英國氣象辦公室(MET Office)總結報告均指出,2016 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酷熱年份絕大部分均發生於本世紀,上一次地球歷經高溫時期已要數到約 11 萬年前,大氣之中二氧化碳含量之多已達 400 萬年前的極高水平。現時地球氣溫已比前工業革命時期高出 1.1°C,假如持續升溫,突破 2°C 大關,暖化趨勢將不可逆轉,屆時就算全球實現零排放亦無補於事。有科學家估計,平均氣溫一旦達到 26°C(現時約 14°C),5,000 年後地球約 2,000 多萬立方公里的冰塊便會悉數融化,將海平面推高 216 呎--然而實況可能更差,有科學家警告,地球愈熱,天候對溫室氣體愈敏感,2030 年氣溫隨時升穿 2°C--「國家地理」據此畫出全球新海岸線,預示在可見的未來,環球沿海城市難逃沒頂厄運。

亞洲

05-ice-melt-asia.adapt.1900.1

香港曼谷不再,東京首爾危殆,孟加拉新加坡全國沒頂。按現時人口計,單在中國便有 6 億人口需要撤離,連同 1 億 6,000 萬孟加拉人、東南亞及印度沿岸地區乃至波斯灣一帶居民將淪為氣候難民。一項研究預測,2060 年亞洲低海拔人口將較激增至 9 億 8,300 萬人,按此趨勢,災情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日本看似安全,但據美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預計,至本世紀末,水漲之處將波及 1,200 萬人--足足一成國民。鑑於去年已有 5 個太平洋島嶼沒頂,水浸眼眉之日不會太遠。此外,全球暖化亦促成鹹潮、沙漠化、冰川消融及降雨量減少等生態問題,內陸環境同樣日趨惡化,例如中國近 40 年沙漠化便擴張 54,000 平方公里--足足一個克羅地亞大小。


歐洲

04-ice-melt-europe.adapt.1900.1

荷蘭、丹麥和比利時等低窪國度首當其衝,北海、地中海、波羅的海、亞德里亞海反攻大陸之下,倫敦、威尼斯、聖彼得堡、斯德哥爾摩等沿岸城市全線失守,黑海及裏海將從內陸湖身份解放。而據美國氣候中心預測,氣候災難毋須等上千年,按現時全球暖化的速率,本世紀末荷蘭近半國土即告沉沒。另外,由於北極融冰南襲,寒冷空氣阻斷海洋暖流,一方面歐洲天氣將愈來愈凍,加劇北歐、英國、冰島及俄羅斯冬日嚴寒之餘,另一方面,高速氣流減弱亦被指會引致夏季反常天氣,例如 2010 年俄羅斯夏季異常高溫乾旱,熱浪及山火煙霧就釀成 56,000 多人死亡。


北美

01-ice-melt-north-america.adapt.1900.1

美國東岸(Atlantic seaboard)城市、佛羅里達州乃至墨西哥灣地區將完全消失,紐約、波士頓、邁阿密、休斯頓、新奧爾良等地變成海底都市,西岸方面,加州聖地牙哥淹沒,三藩市則僅餘部分山脈,加利福尼亞灣大舉北上,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變成河灣;加拿大北面海岸線損失慘重,東西兩岸受創地區包括溫哥華和蒙特利爾;加勒比海島國及墨西哥領土則大幅萎縮。對於今日美國,洪災已經迫在眼前,2016 年美國就錄得 5 場「千年一遇」的洪災,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假如水位持續上漲,至 2100 年升高 6 呎的話,美國將有 1,300 萬沿海居民流離失所,佛州更是波及過半人口--約 600 萬人受災。


南美

02-ice-melt-south-america.adapt.1900.1

大西洋將大幅擴張,湧入北部的亞馬遜盆地及南部的巴拉圭河盆地,無數河流氾濫成出海口,將布宜諾斯艾利斯、烏拉圭沿岸及巴拉圭大部分領土淹沒,巴西里約熱內盧和秘魯利馬則受洪災威脅,而智利海岸線雖長,但沿海地帶多為山脈,因而受災有限。另外,全球暖化釀成中南美多處乾旱與暴雨,嚴重打擊當地農業,鑑於南美多國仰賴原材料生產及出口,經濟重創之餘,更有可能出現糧食危機


非洲

03-ice-melt-africa.adapt.1900.1

相比其他洲份,非洲淹沒土地較少,埃及的開羅及亞歷山大城、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塞內加爾的達卡、獅子山共和國(又稱塞拉里昂)的自由城將告淪陷。對非洲而言,全球暖化最大的威脅在於高溫乾旱。宣明會引述官方研究指,氣候變化將引致部分非洲國家最早在於 2020 年的農物收成減半,畜牧環境惡化,全球 4,000 至 1 億 7,000 萬人隨時陷入糧食危機,而旱災愈趨頻仍,又繼而刺激地區資源衝突。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研究則顯示,當地沙漠化及水資源匱乏造成大量人口遷徙,近有搬至城市,遠則遷徙至北非,甚至遠渡重洋去歐洲謀生。


大洋洲

06-ice-melt-australia.adapt.1900.1

澳洲沿岸大城市如悉尼、墨爾本、亞特蘭大、布里斯本、珀斯和達爾文將受海平面上升波及,中部會出現內陸湖,版圖看似影響有限,但由於澳洲八成人口均居住於沿岸地帶,對全國生計及經濟的實際打擊相當大。另外,聯邦科學與工業組織(CSIRO)早前報告指出,澳洲屬於最受全球暖化重創的地區之一,升溫速度比世界各地快,至 2090 年或將累升 5.1°C 之多,帶來熱浪、暴雨及洪災等極端氣候災難。


南極

07-ice-melt-antarctica.adapt.1900.1

南極雖是大陸,但東部所蘊藏冰量佔全球五分四之多。弔詭的是,氣候變暖令大氣水蒸氣變多,增加了南極的降雪量,因此東部海冰近年不只不減,更有持續增厚跡象。不過與此同時,南極冰川與冰蓋出現融化淨流失,即使有降雪彌補冰量,亦無阻融冰推高海平面,加上南極西部處於海平面以下的冰層相當脆弱,受氣候變化影響,自 1992 年起,融冰量每年平均高達 6,500 萬公噸,長遠而言,即使是南極亦未必能捱過極端的氣候變化。南極融冰除了促使水平上升,更有可能釋放出冰封百萬年的古老細菌以及溫室氣體,造成嚴重生態災難。

以上圖片來源取自: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