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逃避資訊

A+A-
小至民望落後的民調,大至黑箱作業的證據,她都當視若無睹,為甚麼? 圖片來源:路透社
小至支持度落後的民調,大至黑箱作業的證據,她都當視若無睹,為甚麼?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提便不存在,除了董伯伯的八萬五,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做法,其實不少人都會犯上。在心理學、經濟學、政治上等範疇,長久以來便有討論和研究「逃避資訊」(Information Avoidance)這行為。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經濟學及心理學教授 George Loewenstein 及同校的 Russell Golman 與 David Hagmann 本月初於「經濟文獻期刊」發表論文,總結了各種逃避資訊的行為,並提出,「大腦權衡快樂與痛苦」是作出逃避行為的重要因素,以及相對於開放地更新信念,人更普遍因「感覺良好」而強化本身的信念,例如選擇性接收資訊。

他們表示,逃避資訊行為有多種形式。最常見的一種是「實質逃避」。例如在金融財務的行為中,研究顯示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會較少查看在網上的資產組合。另一項在 2011 年的研究,亦清楚顯示人會抗拒獲取不利消息:受驗者在接受 IQ 測試或外表評審後,先個別得悉結果的大要,而得知比預期結果較差的受驗者,較少願意領取全面的報告。

在真實的醫療檢驗亦有出現這情況,2004 的一項調查訪問了 2,200 名高危感染 HIV 人士,在有接受過 HIV 檢查的人之中,18% 並沒有領取檢查結果,當中 23% 的人表示因為害怕得知結果而不領取報告。

此外,逃避資訊的方式也包括減低對資訊的注意力,以及本身就對資訊持有強烈偏見。多項研究已指出,如果該事實不合某人現抱持的觀點,人是會選擇性地拒絕接受。另外,「遺忘」也是避免重新接觸負面資訊的舉動。

逃避資訊,也就是平時所謂的「鴕鳥政策」,恐懼現況而不敢正視風險。逃避資訊直接的好處固然是避免心理承受負面感受,但在經濟學的角度,逃避資訊長遠卻窒礙獲得有用資訊的機會及妨礙決策。簡單如股民在股票虧蝕時,或因「無眼睇」而失去及時離場的機會。小至股民,大至政府,正視鴕鳥心態,繼而正視風險,才是化危為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