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帶給人幸福和快樂?

A+A-
里安納度在 The Revenant 飾演的主角,正是因抱著復仇的信念,才熬過嚴酷的自然環境。 圖片來源:The Revenant 劇照
里安納度在 The Revenant 飾演的主角,正是因抱著復仇的信念,才熬過嚴酷的自然環境。 圖片來源:The Revenant 劇照

今屆文憑試中文科作文卷其中一題以「談憤怒」為題,要考生發表看法。說起憤怒,當然要談談憤怒的兄弟——復仇心。復仇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重要元素和題材,悲劇釀成復仇,復仇鑄成悲劇。從演化心理學來看,復仇心是人可恨可愛的角色。

復仇源於痛苦不難理解,在神經造影( fMRI)的研究中,可觀察到當受驗者遭侮辱或社交排斥(socially rejected)後,作出侵略性反應時,大腦中與痛楚有所關聯的部位最為活躍。美國塔基大學兩名研究者 David Chester 與 Nathan DeWall 就以上實驗作跟進研究,發現該痛苦同時與愉悅感連繫——在受驗者因遭排斥而感痛苦時,這種痛可被另一種快樂掩蓋。他們總結,人之所以表現暴戾,正是因為暴戾帶來的「享樂獎勵」。

為了進一步理解,Chester 與 DeWall 再進行跟進實驗,並於今年 3 月「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發表研究。研究中,部分受驗者在一項電腦遊戲中遭刻意忽略,讓他們感到被排斥,其後所有受驗者可選擇向一隻虛擬人偶插針洩忿。結果,遭排斥者明顯比一般人插更多針。團隊再把實驗帶到實驗室的真實環境進行,今次受驗者可向他們的對象施加巨響「報復」,結果顯示最受排斥者製造巨響時最不手軟。

為真正了解復仇欲與情緒的關係,團隊讓部分受驗者服食一種「心情療癒藥」(實際只是維他命丸)。安慰劑效果令受驗者放棄復仇,反之沒有服療癒藥的人的報復則相當凌厲。實驗結果讓團隊相信,復仇為人們帶來快樂,而人之所以追求復仇也正因為相信它能帶來快樂,這也是服食療癒藥的被排斥者放棄復仇的原因——他們以為自己已無可能從復仇中獲得快感。事實上,被排斥者成功復仇後,情緒測試分數都可回復正常,Chester 形容:「實驗展示了人們通過復仇管理情緒的機制。」

然而,Chester 補充指,目前仍未有關於復仇快感維持時效的研究,以他目前尚未發表的研究所知,復仇的快樂或只屬一剎快感,快樂過後就回復至當初失落的感覺,甚至有可能是更差。

復仇除了是心理補償,還有重要的社會功能。邁阿密大學演化心理學教授 Michael McCullough 認為,雖然有人認為復仇或對當事人的人際關係有害,但同時也有益處,例如可成為震攝他人的名聲,Chester 亦同意:「假如你一向有仇必報,其他人便不敢觸怒你或從你身上找好處。」

在核武時代,「相互保證毁滅」(MAD)的核震懾原則,便吊詭地維持著世界和平。不過,假如你是預期復仇將會帶給你幸福,便要思考「幸福」的長短及利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