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台易主】制裁還是與金正恩談判?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南韓青瓦台易主,文在寅當選總統後,外界最關注其對北韓政策。畢竟金正恩愈趨狂妄,屢屢試射導彈,又意圖再次核試,近日更兩度扣押美國公民,令局勢更見緊張,連日本也怕戰事一觸即發。然而,美韓媒體分析,兩國新任元首意向分歧,杜林普態度強硬,文在寅傾向包容,彼此不在同一陣線,恐怕前路難行。

「紐約時報」指出,美韓政府就北韓問題的態度有異,在歷史上並非首次。喬治布殊出任美國總統時,決意對北韓施壓,意圖逼使該國放棄核武計劃。當時美府曾對一間為北韓領導層收藏資金的澳門銀行實施制裁,本來成效極佳,但後來遭南韓總統投訴而要叫停。喬治布殊批評南韓當局「喪失膽量」,變相為北韓變成核武小國鋪路。結果一語成讖,往後北韓多次進行核射及試射導彈,至今更是變本加厲,揚言每月每周都會射試導彈。

杜林普解決北韓問題的策略是,對金正恩施加最大壓力:截斷財路、部署新型導彈防禦系統、派戰艦到北韓對出海域、加快以數碼方式破壞其導彈計劃。文在寅卻主張包容,在盧武鉉執政期間,就以青瓦台秘書長身份,促成兩韓首腦會晤,在過去個半月競選期間,亦暗示自己會走「陽光政策」這條舊路,時代雜誌更早於選前數天,就以他作為亞洲版封面人物,指他是有能力與北韓領袖對話的「談判者」(The Negotiator)。

文在寅親朝態度鮮明,大選前就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冠以「談判者」之名。圖片來源:時代雜誌
文在寅親朝態度鮮明,大選前就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冠以「談判者」之名。圖片來源:時代雜誌

北韓問題資深學者金杜妍(Duyeon Kim,音譯)在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分析,乍看之下美韓兩位新任領袖「對如何處理北韓問題,看法截然不同」。她認為,杜林普上周堅持要南韓為薩德反導系統付款,令南韓民眾深覺長年受美方擺布,而他們更憂慮,杜林普仰賴壓力及模糊的軍事威脅,將導致美韓聯盟陷入誤算及事態升級的循環中,恐令韓戰重來。文在寅卻對薩德持保留態度,並相信與北韓協商比將其孤立,有助避免再次衝突,遂得以在大選跑出。

時代雜誌指出,文在寅明白若南北韓統一,會為南韓帶來經濟重擔,所以首要做的是經濟合作。他希望讓南韓公司引進北韓廉價勞工,恢復非軍事區的文化交流。他表示:「經濟整合不只對北韓有利,它亦會給予南韓新的增長動力,振興南韓經濟。」韓聯社亦指,新政府將先重啟人道援助及文化交流,其後逐步恢復經濟合作,例如重啟開城工業園及金剛山旅遊。但國際社會不斷加強制裁,安理會禁止在朝開設銀行,若核問題沒有重大進展,恐難以推進兩韓大規模經濟合作。

文在寅當選總統後,已與杜林普進行通話,對盡早舉行首腦會談一事,雙方達成共識。然而,文在寅於競選期間,說過制裁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把北韓帶返談判桌,杜林普政府卻表示,他們的目標不同,制裁是為了逼使北韓放棄核武。這種本質上的差異,不知日後又能否取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