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是怎樣的感覺?

A+A-
電影「柏德遜」劇照。
電影「柏德遜」劇照

似是而非的比喻和詩語,令常人不免覺得詩歌深奧,難以捉摸。一方面讀詩需要深入的文本分析,讀者每每在多次重讀、思索、討論中進一步領略詩意,從而獲得更深的愉悅感;另一方面最原始的讀詩快感卻非來自冗長的賞析,而是甫讀畢詩作後當下的直觀——德國最近一個研究讀詩對大腦影響的實驗如是總結。

讀詩的愉悅感如何產生?德國普朗克研究院美學實證研究所的 Eugen Wassiliwizky,與德國及挪威多間大學人員組成的學術團隊進行實驗,研究人類讀詩時的腦部反應,論文在牛津大學出版期刊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發表。

研究團隊首先請 27 名受驗者聽別人讀詩,這些人當中有資深詩歌讀者,也有自認剛入門的新手。讀出的詩作包括德國著名詩人如 Friedrich Hölderlin、Friedrich Schiller、Theodor Fontane 和 Otto Ernst 的作品,另外也有參加者自選詩作包括莎士比亞、歌德、尼采等等。研究人員記錄讀詩過程中受驗者的心跳、表情,並通過儀器觀察其皮膚及手臂毛髮變化,當受驗者因詩句感到顫慄,需按下按鈕示意,直到顫慄感消失。結果顯示,所有受驗者在賞詩時都曾感到顫慄,當中 4 成人的皮膚更出現肉眼可見的疙瘩,與聽歌、電影配樂或觀看感人電影場景的百分比相近。不過賞詩對人造成的神經反應顯然是獨特的,腦掃描反映受驗者因而激活的多個大腦區域包括伏隔核(在大腦獎賞系統、調節情緒、安慰劑效果上具重要作用),是與聽音樂看電影截然不同。

通過實驗,Wassiliwizky 發現讀詩的快感確是慢慢堆疊而成。受驗者的皮膚電導率數據顯示,他們聆聽較易引起共鳴的詩作時,即使從未拜讀有關詩作,最早仍可在按下顫慄按鈕 4.5 秒前,就已下意識預期接下來的情緒覺醒,這在神經學上與期待獎賞(例如剝開朱古力包裝時湧現期待感)的機制相似,研究人員稱之為「pre-chill」。這類顫慄感和「預先顫慄」大多出現詩歌末段甚或結尾,研究人員認為這反映詩體產生愉悅感的方式有根本關係。

研究人員未能肯定為何詩歌和音樂對大腦的影響有異,不過 Wassiliwizky 懷疑關鍵因素在於受眾處理作品語義的過程:「語義元素對詩作是最不可或缺,而它的影響力又進一步被詩歌中的音樂及節奏特徵放大。因此,詩融合了語言與音樂元素,如果沒有語義,就無法達到其最大威力。」在部分與音樂尤有淵源的文化,又或韻律節奏特色較突出的語言,會使人對詩作特別敏感。除此之外, Wassiliwizky 也指出緊張的政治局勢也會提高人們對詩的興趣:「近的來說,阿拉伯之春期間就有不少阿拉伯詩人冒起而且獲得高人氣。由於詩詞擅表強烈情感,容易引起共鳴和傳唱,它完全滿足了政局動盪的時代所需的文學功能。」

詩人寫作又可否利用這種情感操縱?不無可能。要寫出引起眾人共鳴的詩趣,讓詩歌廣泛流傳,需要詩人千錘百鍊多次微調推敲出來,當中關鍵尤其在於雕琢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 Wassiliwizky 的研究中,最能勾起聽詩人的情感的,正正是令他們記憶最深刻的部分。